5G商用五年“加速跑” 融入超七成國民經濟大類

人民網北京6月13日電 (記者慄翹楚)作爲沿海城市,福建泉州開發鹽鹼地這一後備土地資源,是緩解人地矛盾、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近日,中國電信惠安分公司加強和屬地農業園區合作,選取700平方米的鹽鹼地爲試點,依託5G、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搭建智慧農業服務平臺,建設智慧大棚,助力打造5G+智慧鹽鹼農業園區。

今年是5G商用的第五個年頭。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五年來,5G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5.6萬億元,間接帶動總產出約14萬億元,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截至2024年4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374.8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超26個,5G網絡從“縣縣通”向“村村通”持續邁進;超90%的5G基站實現共建共享,5G基站能耗較商用初期下降20%;建成5G行業專網超3萬個;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全球佔比超42%;5G在採礦業、電力、醫療等重點行業實現規模複製,工業領域5G應用逐步從外圍環節向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等核心環節深入。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在2024移動通信高質量發展論壇上表示,五年來,我國堅持“適度超前、以建促用”,紮實推進5G“建、用、研”協同發展,實現了網絡基礎設施全球領先、關鍵核心技術不斷突破、數實融合應用成效凸顯、安全保障體系持續完善。

作爲5G向6G演進的中間階段,5G-A爲5G發展定義了新目標和新能力,它引入通感一體、無源物聯、內生智能等新技術,可使網絡性能提升10倍,滿足更加複雜和多樣化的應用場景需求。

在第19屆亞運會期間,中國移動在杭州率先使用了5G-Advanced移動通信技術,全面部署在本屆亞運會的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場館管理、高清沉浸看亞運等應用上。5G-A通感一體技術,實現亞運交通超視距感知;5G-A沉浸實時技術,打造亞運觀賽新視聽;5G-A無源物聯技術,賦能亞運新物流;5G-A智能超表面技術,保障亞運場館強覆蓋。

數字技術不僅保障大型體育賽事,還爲企業帶來高效生產。

在河北一家汽車生產車間裡,5G-A和無線終端的加持下,工廠裡的機械臂快速響應,實現柔性生產,整車廠一分鐘就能產出一輛車。這背後得益於中國聯通、華爲、精工自動化、勃傲自動化四方通力合作,完成5G-A uRLLC毫秒級穩定時延用於PLC到IO現場實時工業控制業務的技術可行性驗證。

在上海,上海電信助力寶鋼持續探索5G-A專網在智慧鋼鐵中的應用,上線5G-A雲化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5G-A+AI廢鋼定級、P-IoT(無源物聯)物料盤點以及鋼表面質檢4大創新應用場景,實現高端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100%國產化。

目前,5G已經覆蓋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74個,行業滲透率超76%。作爲一種革命性通訊技術,5G等相關技術促進了產業升級與社會的進步,併成爲數據資源暢通循環的關鍵支撐,成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當前,以5G爲代表的移動通信已成爲創新最活躍、滲透最廣泛、帶動最顯著的技術領域之一。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產業各方,持續深化網絡覆蓋、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加快拓展融合應用,積極推進信息通信行業現代化,爲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趙志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