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一業帶百業”效果明顯 賦能數字化轉型空間巨大
來源:人民郵電報
今年是我國5G商用五週年。五年來,海內外信息通信業人士對我國5G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紛紛點贊,也對未來5G發展和應用創新充滿期待。
針對社會各界關心的5G發展問題,《人民郵電》報記者採訪了我國移動通信領域權威專家、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
5G帶來個人用戶體驗躍升
“5G的高速率、低時延特點催生了很多新興業務,給個人用戶帶來了新體驗,爲產業帶來了新價值。”王志勤介紹,5G下行速率達351Mbps,遠超4G的51Mbps,帶動了4K/8K高清視頻、視頻直播等新興業務蓬勃發展。基於5G網絡,相關視頻網站全高清視頻和4K視頻播放量佔比超過20%。
王志勤認爲,5G個人新業務的更大突破有賴於終端、內容生態適配等因素,當前仍存在AR/VR終端成熟度不足,3D、XR內容成本較高等問題。她表示:“當前AI、AR終端正加速發展,有望帶來新的應用革命。”
5G推動產業數字化向深向實
商用五年來,5G行業應用取得了一些成果,同樣還面臨挑戰。王志勤認爲,我國是全球5G行業應用最廣、規模最大、效果最突出的國家,5G行業應用發展狀況整體上符合發展規律。
從應用廣度上看,我國在全球範圍內率先開拓5G賦能數字化轉型之路。目前5G已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76個,在大型工業企業中的滲透率達37%;5G在工業、採礦、電力、港口、醫療、文旅等行業實現規模複製,5G行業虛擬專網超過4萬個。據“綻放杯”5G應用徵集大賽相關統計數據,5G應用主體從首屆的不足200家增長至第六屆的1.6萬餘家,參賽項目從首屆的300餘個增長到第六屆的4.5萬個,應用案例數累計達9.4萬個。
從應用深度上看,工業領域的5G應用從視頻巡檢等外圍環節向研發設計、生產製造、運維管理、產品服務等核心環節穩步拓展,涌現出機器視覺質量檢測、現場輔助裝配等20個典型場景;在電力領域,5G應用已從“輸送”環節的無人巡檢到覆蓋“發、輸、變、配、用”五大環節;在交通運輸領域,全國25個主要沿海港口中的5G應用比例達到92%。
王志勤認爲,5G要開啓產業互聯網的範式變革,賦能各行業數字化轉型,需要不斷探索,解決跨行業融合創新的這一世界性難題,可以說“空間巨大、任務艱鉅”。一是在供給側方面,5G技術性能需進一步提升和優化,滿足行業需求,如進一步降低成本、提升5G RedCap(輕量化)產品供給能力等。二是在需求側方面,5G應用需與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同步推進。目前,我國工業數字化與國外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數字化滲透率爲24%,韓國、德國爲46%~48%,美國爲37%。三是在深度融合方面,5G應用需與行業數字化改造深度融合,加快融合產品、解決方案等創新。
對於外界非常關心的我國5G的投入產出、經濟效益情況,王志勤表示,5G作爲新型基礎設施,“一業帶百業”的效果明顯,經濟效益顯著。2021年到2023年,5G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5.6萬億元(即5G商用對通信設備製造業、電信服務業和信息服務業三個產業產出的帶動),間接帶動總產出約14萬億元(即通過產業關聯關係,對國民經濟其他行業產出的帶動),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據測算,2023年5G經濟對GDP增長貢獻率達7.7%。
5G-A是連接5G和6G的橋樑
王志勤介紹,移動通信技術基本遵循十年一代的發展規律,十年期間會產生新的應用需求,需要新的演進版本來滿足。如今,5G-A作爲5G的演進版本,增加輕量化能力(RedCap)、天地一體、通感融合、無源物聯等新業務方向,開啓5G商用下半場,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
“5G-A是連接5G和6G的橋樑,也是6G前期的探索和培育。”王志勤認爲,發展6G要以5G和5G-A爲基礎,在應用方面,5G與垂直行業融合應用的發展,將培育更多新業務新應用,6G將基於此進一步拓展新應用場景;在技術方面,5G-A中提前引入感知、人工智能、天地融合等6G潛在關鍵技術,將爲這些技術在6G階段實現國際標準化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