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億關聯交易是否必要?上海機電遭上交所問詢

(原標題:53億關聯交易是否必要?上海電氣旗下上市公司遭上交所問詢)

界面新聞記者 |莊鍵

上海電氣(601727.SH/02727.HK)整合旗下資產的關聯交易公佈後,交易主體上海機電(600835.SH)即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問詢函。

5月14日晚間,上海電氣和上海機電相繼發佈公告,披露涉及上海集優銘宇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集優)的關聯交易事項。

上海機電將收購上海電氣及其全資子公司持有的上海集優約95.55%股權,交易作價50.8億元。上海電氣直接持有上海機電48.02%股份,爲該公司控股股東。

同時,上海機電還將出資2.3億元,收購上海電氣集團香港有限公司(電氣香港)所持上海集優約4.44%股權。

電氣香港隸屬於上海電氣控股集團,後者爲上海電氣控股股東。上海電氣主營業務涉及能源裝備、工業裝備和集成服務三大板塊,其實際控制人爲上海市國資委。

上海集優主營葉片、軸承、工業和汽車緊固件等多種工業基礎件和關鍵零部件。藉助上述總價達到53.18億元的關聯交易,上海機電將實現對上海集優的全資控股。這一交易價格,與上海集優股權的評估值一致。

上海機電稱,實施此次交易的目的,是建立第二成長曲線。上海機電目前主營電梯業務,營收規模佔比超過九成。該業務的運營主體爲上海三菱電梯,已累計製造和銷售電梯超過120萬臺。

受房地產行業的影響,國內新梯銷售已出現“從升轉降”的拐點,加之電梯行業產能過剩,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更趨激烈。去年,上海機電營收223億元,同比下滑5.3%,淨利潤9.9億元,同比微增1.8%。其去年全年電梯銷量8.2萬臺,同比下滑8.8%。

在上月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上海機電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郭莉蘋稱,在國內需求疲軟、房地產市場下行的背景下,出口電梯的銷售已經成爲公司衆多細分業務中一個重要增長點。去年,上海三菱電梯出口電梯同比增長37.66%。

除電梯業務外,上海機電也培育了精密液壓、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機器人精密減速機等多個領域的工業基礎件業務。

上海機電稱,收購上海集優後,就產品種類和經營規模而言,其將成爲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礎件產業集團之一。

但上海機電的上述關聯交易方案公佈後,上海證券交易所隨即向其下發問詢函,要求說明上海集優與上海機電當前主業發展情況的匹配性、協同性,以及本次收購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上海證券交易所稱,本次關聯交易金額53.18億元,付款方式爲以公司自有資金一次性全部支付,占上海機電一季度末貨幣資金的41.48%,因此要求其說明向關聯方支付大額資金的原因和合理性,是否影響公司正常經營。

此外,上海證券交易所還要求上海機電說明,未在本次交易中設置業績承諾的原因,並明確所採取的維護上市公司小股東利益的必要措施。

2023年,上海集優營業收入95.8億元,增長6.7%,但淨利潤下滑32.09%,至2.3億元。

上海機電在上述交易公告中披露,受下游行業需求影響,工具和工業緊固件板塊收入規模下降,影響了上海集優當期淨利潤。此外,去年匯兌收益降低3800萬元,同時整體借款利息支出增長8000萬元,也拉低了其當期業績。

在問詢函中,上海證券交易所也要求說明上海集優業績是否存在持續下滑風險,並進一步解釋此次關聯交易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