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高危險羣徵兆 醫師提醒:小心是「行動障礙症候羣」
王超然指出,長者如果出現行走速度緩慢、握力不足,或者時常跌倒,同時體態偏肥胖BMI大於或等於27,很可能是行動障礙症候羣。圖/部立基隆醫院提供
衛福部基隆醫院放射診斷科主任王超然指出,長者如果出現行走速度緩慢、握力不足,或常跌倒,同時偏肥胖BMI大於或等於27,很可能是行動障礙症候羣。多數民衆輕忽,往往跌倒骨折後才發現自己是行動障礙症候羣的一員。骨質疏鬆症、肌少症如同「沉默的殺手」。
王超然今天在部基醫療記者會表示,行動障礙症候羣是指因骨骼、肌肉、關節、神經等運動構造衰弱或障礙,導致站立、行走等動作困難的症狀,進而增加跌倒、骨折風險。除了家族病史(遺傳)、年紀增長(老化)外,包括骨質疏鬆症、肌少症、肥胖症、退化性關節炎都屬行動障礙症候羣,這些都是造成骨折的因子之一,對日常生活影響很大。
王超然說,臺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逾20%。老化是骨質疏鬆症、肌少症的最大危險因子,因此年長者對於醫療和長期照護的需求也日趨增加。
王超然表示,骨質疏鬆症、肌少症是無聲的疾病,建議民衆提前預防,包括維持標準體重,適當的運動,禁菸,避免做出造成關節負擔的姿勢和運動,以及攝取重要的營養素;若能及早診斷,早期治療,早日找回行動力。
基隆醫院放射診斷科有「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一次檢查即可提供人體骨質密度、肌肉及脂肪的定量分析,是診斷骨質疏鬆症、肌少症和肥胖的利器。
王超然表示,檢查由放射診斷科專業的放射師執行,檢查時間只需10至15分鐘,輻射曝露劑量更遠低於1張胸部X光;再經放射診斷科專科醫師解讀數據,提供給相關臨牀醫師做後續之處置或治療。
基隆醫院放射診斷科有「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一次檢查即可提供人體骨質密度、肌肉及脂肪的定量分析。圖/部立基隆醫院提供
王超然(右)指出,長者如果出現行走速度緩慢、握力不足,或者時常跌倒,同時體態偏肥胖BMI大於或等於27,很可能是行動障礙症候羣。圖/部立基隆醫院提供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