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專訪丨愛立信趙鈞陶:市場份額下滑是事實,希望在長週期裡熨平波動

“業務的發展縱有起伏,我們希望能在長週期裡去熨平波動”,愛立信中國區總裁趙均陶表示。

最近兩年,由於地緣政治的特殊原因,愛立信在國內的運營商集採份額出現明顯下滑,國內5G業務營收下降。表現在財報上,愛立信今年Q2在公司整體淨利潤同比增長50%的情況下,來自中國區的營收同比下滑了60%。這也讓愛立信在中國的營收,佔整體的比例大幅縮減至10%以內。

隨之而來的是,愛立信在中國區研發結構開始大動刀。不久前,愛立信裁撤了南京研發中心,涉及六百多名員工,這一研發中心是愛立信在國內設置的五大研發中心之一。對此,趙均陶也做出了迴應,他表示,南京中心主要是做2G/3G/4G的研發工作,裁撤主要是爲了優化研發的結構。

儘管面臨着劇烈的業務動盪,中國市場依舊會是愛立信接下來重點關注的地區。

愛立信CEO鮑毅康此前在接受路透採訪時就表明了立場:“我們在中國已經有120年了,不打算輕易放棄。”趙均陶也直言,中國市場5Gto B的大規模商用、佈網速度以及生態建設在全球都是領先的,未來將會是5G創新的中心。

政策層面此前已經做出了指標指引,今年七月份是部門聯合發佈的《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了具體的數據指標:大型工業企業5G應用滲透率要超過35%;其中在電力、採礦這些重點領域,5G應用實現規模化推廣;每個行業打造100個以上的應用標杆。

這釋放出了一個信號:在重點領域,5G已經從落地示範階段,逐漸發展到了需要有規模化、標準化的時候。在趙均陶看來,從“樣板房”到“商品房”的進化,需要服務提供商、運營商、落地企業的多方努力,而這個過程中,最困難的是,如何去拉通各行各業的複雜標準。

“在製造業裡面,就有西門子標準、英特爾標準,還有wifi,藍牙非蜂窩的方式,還別說要再加上一個外來5G的標準”,趙均陶表示,由於歷史遺留的原因,每個標準都只支持一定的設備,各個標準之間要想打通就無法迴避成本問題,挑戰性不小。

他認爲,國內的5G佈網尚且處於大規模組網的階段,一方面,用戶對於5G手機的需求依舊是快,5G還沒有到能驅使用戶換機的時候;另一方面,一般而言,通訊代際切換的過程中,運營商的資費模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比如從3G到4G,運營商商業模式從時長爲主切換到流量計費,而5G發展的五年來,運營商的模式還沒有發生調整,着5G經濟還沒有真正到來。

對於愛立信接下來在中國的發展,對於中國5G建設的看法,趙均陶與36氪在內的媒體做了交流。

以下是採訪實錄(略有摘編)

Q:5G在2B落地尚處於規模化的階段,怎麼從示範性,逐步地走向千行百業的標準化落地?

趙鈞陶:現在5G 2B落地都是樣板間。從示範到規模化,需要產業界各方協作,包括服務提供商、中國移動這樣的運營商、愛立信設備提供商,以及落地使用的企業。

要讓它規模化,一定得有標準,就像在生產線上一樣。應該選幾個有大規模鋪開可能性的行業,譬如規模很大汽車聯網,一年幾千萬輛。像這樣的行業還有很多,選出這些,落地的規模就起來了。

Q:第二季度愛立信財報提到,在中國業務大幅下滑,怎麼在特殊的地緣環境下,繼續發展中國的5G業務?

趙鈞陶:在中國我們市場份額有所下降這是事實,中國對愛立信是一個極爲重要的市場。中國to B的大規模商用、佈網速度在全球都是領先的。另外中國5G的生態系統,中國會成爲5G的一個創新的中心。

我們希望能夠按照市場和商業規律,在任何一個市場去經營。業務發展總是有波動的,我們希望能夠在一個長週期裡面去熨平這個波動,希望能夠有機會不斷地去增長我們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Q:愛立信後續在中國市場的戰略?

趙鈞陶:要把技術做好、產品做好,要有競爭力,讓客戶有更大的價值。我們花很大力量來做這些事,我們有幾個基站都被評爲全球最輕的基站,我們最新發布的愛立信硅芯,可以大幅的降低能耗。能耗問題是現在產業裡面的重點。產品沒有優勢,就不會贏得市場。有些外部環境沒有辦法,我們控制不了。

除了技術、產品、應用,還有組織和人,怎麼在中國發揮最大的研發效率,聚焦面向未來的,比如人工智能技術用於5G網絡的運營維護,現在叫Fiel touch。還有,制定標準,這些我們需要有更多的力量來投入。

Q:南京的裁員是什麼情況?

趙鈞陶:我們中國一萬多名員工裡,有一半是從事研發的全職工程師。我們這次調整是南京的研發中心,一共有600多名員工,主要工作是2G、3G、4G,我們優化研發投資結構,主要研發力量要放在5G上,所以決定把南京研發中心做個調整,轉移到合作伙伴,一家芬蘭北歐公司挺大的軟件開發公司疊拓上。

Q:愛立信5G應用拓展有沒有重點關注一些行業?

趙鈞陶:汽車交通行業,港口、礦山、製造業(工廠),這是我們幾個重要的應用領域,一方面它們有需求,另外一方面他們形成了規模。

Q:國家在培養5G應用方面還有哪些事情可以做?

趙鈞陶:製造業在產業裡面標準太多了,西門子標準、ABB標準、英特爾標準、WIFI、藍牙等其他的非蜂窩的方式,每一個標準都支持一部分設備歷史,這是歷史原因。現在要講大數據、數據資產,就必須把這些都連起來,數據纔有更大的價值。

更大的價值要動標準,現在的標準同一個行業裡面都不同,再不用加上一個外來的5G的標準,這是一個挺大的挑戰。這是一個基礎性的工作。

Q:2C場景下,5G顛覆性的應用嘗試會有哪些?

趙鈞陶:這是特別特別難預測的,就像大家誰都沒有想到4G出現之後,最紅火的、對社會生活帶來最大變化的是APP。5G真的2C的應用挺多,視頻應用仍然是最大的一個突破點。

視頻應用需要獲得高清、帶寬、實時,現在的技術是達不到的。當然這個終端不會侷限於手機,我個人覺得以後5G終端會有一些革命性的變化。

Q:之前5G 2B應用比較大的瓶頸是模組架構,到現在模組成本還是比較大的阻礙嗎?

趙鈞陶:模組下降速度特別快。這個取決於規模,沒有規模很難有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模組的核心是芯片,前幾天我在另外一個論壇上講,今年超過6億5G出貨量,去年只有2.6億,大幅增長200%以上,這還是可以期待的。

Q:現在終端體驗不到5G的情況下,6G又同步進行了?

趙鈞陶:大家對5G的直觀感覺是快,現在買一個5G手機,肯定就是覺得快,而不是不買這個手機好多業務都不能用。顯然5G沒到那個逼着大家換手機的時候。(5G)一代一般都得搞十年以上,但是產業的技術的研發必須得早,我們這個產業一般都是從十年前開始研發下一代的。

Q:怎麼看待5G部署成本過高的問題?

趙鈞陶:到現在談5G有超過五年了,具體商業落地超過三年了,實際情況它的成本曲線降得很快,而且我們通過不斷髮現新場景,根據這些場景的不同需求去製作基站,有些是比較重的核心網,有些是簡便的核心網,根據不同成本要求製作企業專網。

Q:新的投資的計劃?

趙鈞陶:除了我們剛纔講的工業4.0的合作伙伴計劃,今年開始我們又做了一個愛立信的創客計劃,這個主要是在2C,我們在完整地佈局去覆蓋我們5G的主要應用方向。

不僅是利用愛立信的智慧,還有一個內部的創客計劃“Ericsson one”,有三個中心,中國北京、美國加州、斯德哥爾摩,今年又開始了外部的創客計劃。

Q:5G+製造業的數字化轉型與其他行業稍微落後一點,是什麼原因?

趙鈞陶:製造業投資週期比較長,短則幾年,多則十幾年,投資也比較大,一般來講它不會貿然地就往前走一步,要考慮回報。餐飲業數字化比較容易,有個軟件,有個標準的服務器就可以開始線上服務,但製造業不能。

還有一個,相比消費型的服務業/零售業/物流業/餐飲業/旅館業等等,製造業有更多的標準。那些標準由於歷史原因,不同技術的代際原因根本都不一樣。所以他們自己本身的互通都是問題,要把這些能夠轉移到5G平臺上再互通。

5G的生態就需要解決這些問題。專家也在呼籲要重視數字化轉型當中製造業的標準,由於歷史遺留原因,大家實際上誰都不願意改,一改就涉及到成本,這是個挺複雜的問題。

Q:您對明年建網速度的預判?

趙鈞陶:根據我們的經驗來講,一般的網兩年鋪不完,中國我估計怎麼也得鋪三年、四年。即使外邊的宏站覆蓋做得差不多了,但是很多室內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