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發|杉木再獲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打造「AIGC大模型」創新消費醫療設備

文 | 常敏瀟

編輯 | 劉士武

36氪獲悉,杉木(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杉木SHANMU」)已於近日完成數千萬元的Pre -A輪融資。本輪由上市公司「鬆霖科技」(SH 603992)的大股東鬆霖集團領投,庚辛資本、萬物爲資本跟投。庚辛資本擔任長期獨家財務顧問。本次融資所籌資金將主要用於“感知系列”產品的量產、出海的團隊建設和市場宣發。

在過去的半年裡,相繼完成了啓賦資本、浩方創投的千萬級天使+輪、獨角獸企業「雲鯨智能」的千萬級戰略投資。近日,杉木SHANMU又完成千萬元Pre-A輪融資,這是公司成立以來的第三輪融資。

「杉木SHANMU」是由創始人林鶴全及核心團隊於2021年在英國倫敦創辦的AI醫療企業。創始團隊皆畢業於UCLA、JHU、復旦、曼大等國內外大學,部分研發團隊成員來自美國谷歌總部、美國哥大醫學院、復旦環境科學與工程院,是一支年輕且技能樹高度互補的團隊。

今年,「杉木SHANMU」計劃於正式推出醫療級的“感知系列”產品。該產品是一款鼠標大小的全自動化數字微流控光學傳感器,通過對用戶尿液代謝成分的定量分析,實現對其健康狀況進行及時的監測與分析。產品現已經完成了多家醫院的臨牀對照實驗,獲得NMPA二類醫療器械檢測報告,預計8月獲得註冊證,並正同步申報美國FDA、歐盟CE認證。

“感知系列”幾乎可以被視爲全球最小型化、高精密的全自動醫療級生物分析儀,這意味着產品的一致性、靈敏度、特異性能夠與公立醫院的大生化設備相對標。

圖片來源:「杉木SHANMU」

「杉木SHANMU」推出的“感知系列”系類產品,有效解決了疾病的“隱匿”階段和“潛伏期”的問題。相對於公立醫院爲患者提供系統性、標準化的體檢健康指標,人們對疾病的直觀感受停留在其帶來的生理性反饋,例如糖尿病進食多、飲水多、小便多等不易察覺的早期症狀。

當患者渡過疾病的隱匿期,出現顯性症狀時,纔會去醫院進行系統性檢查,然而,這通常已經錯過疾病的最佳干預治療時間。因此,傳統就診模型將不再適用AIGC時代的用戶健康管理需求。以糖尿病的確診爲例,根據第10版國際糖尿病聯盟地圖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糖尿病知曉率水平爲 36.7%,即糖尿病患者在進行系統性就診前知曉自身的患病情況。換而言之,三分之二糖尿病患者在確診之前都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本身是由於胰島功能受損而導致的血糖失衡,然而糖尿病的致患並非一蹴而就的,當發展成爲糖尿病時,也意味着胰島功能損壞到無法逆轉的地步,只能終生藥物和器械干預阻止病情的惡化。高尿酸血癥、慢性腎炎等多種慢性病亦是如此。

在「杉木SHANMU」的“感知”場景中,用戶正常如廁,尿液溫度激活在馬桶內部鼠標大小的“感知系列”設備,微升級的尿液和試劑均勻混合,在5分鐘內,實現全自動化的“無感”、“連續性”、“無創”10+種小分子和數種蛋白的定量檢測分析,再基於「杉木SHANMU」的深度學習垂直病理模型,分析代謝指標和疾病之間的相互作用。用戶可以在APP看到實時的數據和病理分析結果,AIGC大模型能根據這些大量的個人身體數據進行解讀,用戶也可以向大模型提問。隨着大量數據的收集,杉木SHANMU的垂直的病理模型越來越理解用戶的狀態,也能給出更加專業的健康反饋。

圖片來源:「杉木SHANMU」

「杉木SHANMU」的“感知系列”產品主要聚焦於兩類用戶。一是糖尿病、高尿酸、慢性腎炎等慢性病患者。上述三種慢病羣體,在國內已確診患者約3.5億人,準患者約5億人,而全球已確診患者超15億人,亞健康人羣約20億人。這些已確診患者都有檢測和藥物干預的剛需。

「杉木SHANMU」的“感知系列”產品聚焦在這三種慢病的全自動化定量分析,如尿液的C肽+尿糖的組合可以分析糖尿病程度,尿總蛋白+肌酐的組合可以滿足慢性腎炎患者的24小時檢測需求,尿酸+離子組合能分析用戶的腎結石和痛風風險。在此基礎之上,「杉木SHANMU」基於深度學習的垂直病理模型,是能一定程度上能預判用戶的健康狀態。這不僅可以應用於糖尿病和慢性腎炎的干預和治療,還能應用於高尿酸血癥、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疾病,以提供高精度的定量分析和預判功能。

此外,家庭用戶也是“感知系列”產品的目標用戶。傳統醫療器械廠商的血糖儀、尿酸儀、CGM等產品,都是單體、單一指標定性、有創傷的,即這類產品更適合應用於患者的日常檢測,而對於那些健康焦慮日益增加的家庭來說,他們急需要一種能爲每個家庭成員量身定製“無感”、“連續性”、“無創”的AGI醫療解決方案。2024年年初,「杉木SHANMU」對200個海內外家庭的成員,15家市場機構進行深度訪談。其中,超過85%的家庭成員認爲完全能接受“感知系列”產品。這部分用戶對關心家庭成員健康的關注遠高於對自身的關注,他們抱有購買家庭保險相同的心態購買“感知系列”產品。

圖片來源:「杉木SHANMU」

「杉木SHANMU」致力於成爲AIGC時代的全球第一家AI家庭醫生機器人企業。公司的“感知系列”和“靈動系列”醫療級產品,聚焦在爲個人、家庭和醫療機構提供數字化醫療系統解決方案。通過持續模擬代謝的特質和規律,標記出疾病跟健康之間的關聯,設定不同的疾病管理週期,幫助每個人有效、有針對性的管理個人健康。

在未來,用戶不必擔心家人和自己健康的“隱匿”問題,將主動就診變成“被動干預”。用AI構成全新的醫療感知生態,基於用戶實時的多生物項指標數據收集和分析,將用戶飲食作息、遺傳疾病、DNA表現等個人的數據維度串聯起來,打造個性化的健康數據庫,以此對疾病干預、診斷、藥物治療等患者臨牀數據做比人類醫生更精準的判斷。

投資方觀點

投資人鬆霖科技戰略投資部執行總經理韓宗諭表示,人類似乎進入了新的技術變革元年,AIGC大模型正在對各行業進行根本性的重塑。杉木團隊在產品結構創新,生化試劑研發和AI垂直模型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通過垂直大模型+醫療級消費硬件的組合,杉木能夠以無感、經濟的方式提供連續、高精度的代謝數據,並基於垂直大模型深度探索,有機會爲用戶創造前所未有的健康管理價值。實際上,AI+推動大健康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已經逐漸成爲行業普遍共識。期待杉木SHANMU的顛覆性技術創新和先發的商業模型,與鬆霖科技產業優勢深度結合,爲全球用戶創造新價值。

同爲投資人的庚辛資本合夥人吳鵬表示,科技改變生活,AI賦能硬件。杉木團隊將醫療級設備的尺寸小型化、結構創新化、價格消費化、體驗無感化,打造出了高壁壘的創新硬件。並以硬件爲入口,杉木能夠積累連續、長時間、真實的海量用戶健康數據。AGI時代下,杉木健康數據庫 x 大模型,有望讓杉木大規模在全人類家庭中普及,將全人類的健康管理帶上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