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架殲-10衝擊蘇-35戰機 它荷包吃緊恐變心
中方空軍殲-10C超音速多用途戰機的資料照。(新華社)
儘管伊朗當初斬釘截鐵,說要採購俄羅斯蘇(Su》-35戰機,但5個月過去了,雙方都沒有正式宣佈,莫斯科向德黑蘭轉移了哪怕1架 Su-35。詭異的是,無論是俄羅斯部落客、軍事專家,或是觀察家都對這異常沉默,幾乎就像這筆交易從未存在過一樣。
《保加利亞軍事網》(BulgarianMilitary.com)18日報導,據悉德黑蘭最後決定,要將資金投入如飛彈生產,還有地基防空系統等非對稱資產,而不是採購 Su-35,因爲伊朗在中東支持的派系目前對這類型武器系統有更大的需求。此外,有些報導說,最初俄羅斯和伊朗是提議,以物易物進行這筆交易的。
而俄羅斯延遲交付伊朗Su-35戰機,其中可能有幾個原因。首先,可能存在物流和地緣政治挑戰。俄羅斯深陷烏克蘭戰爭,以致軍事資源和製造力吃緊。而這可能限制了備件的可獲得性,或向伊朗等外國買家轉移 Su-35 戰機等先進裝備的能力。另外,儘管有報導說,伊朗在爲 Su-35培訓飛行員,但德黑蘭面臨經濟困境和國內動盪,可能影響它完成付款,或將如此重要軍事資產整合進空軍的能力。
另一方面,伊朗原本雖信誓旦旦,「保證」會採購Su-35,但最後可能會被更吸引人的提案擱置。最近報導傳出,伊朗和中國正進行討論,而焦點在德黑蘭可能採購殲-10C這款先進的 4++代戰機上。自 2020 年聯合國解除對伊朗的武器禁運以來,這些談判已經獲得動力。
殲-10C 配備了先進的雷達系統和空對空飛彈,爲伊朗將過時機隊現代化提供了負擔得起,並有效的解決方案。有專家推測,伊朗可能會採購多達 36架殲-10C,並可能獲得卡達等盟友財務支持。
事實上,這筆交易符合中、伊 2021年簽署,爲期達25年戰略協議的更大框架。協議涵蓋軍事、經濟和能源等領域。而協議的安排之一,就是伊朗以廣大的油田使用權來換取戰機,整個交易價值約10億美元(近320億臺幣)。這些戰機將大大提升伊朗的防空力和在波斯灣的影響力,並引發以色列和美國對區域權力平衡轉變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