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大齡女相親年薪50萬男子,一見面就提2個要求,男子起身離開

01.

在如今的社會,年輕人們的生活壓力正在與日俱增。越來越難的就業,大城市水漲船高的房價租金,各種各樣的因素都影響着他們的人生。於是,近年來我們可以觀察到這樣一個現象:各個城市,特別是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大城市裡,人們第一次結婚登記的年齡已經從二十出頭逐漸升高到了接近三十歲。

沒錢沒車沒房,這對年輕人來說就代表着自己無法自立成家,加上經常的熬夜加班,連自己的個人生活都無法保障,更不要說有那個條件去找對象了。這也就是爲什麼,即便在自由戀愛早就成爲社會公認的法則的現在,相親市場依然十分火爆。許多人在二十多歲的時候要麼忙於事業,要麼要求過高而一直單身,上了三十歲,就算自己不着急,身邊的家人親戚也要開始催婚了。這樣的人羣是對相親有最大需求的。

但是,相親也並不是單純的“趕鴨子上架”。如果相親的雙方沒有看對眼,或者對生活和未來的規劃不同,即便自身條件再合適,那也是走不到一起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個相親失敗的案例。

02.

王女士今年34歲,在周圍人看來,已經是妥妥的“大齡剩女”。不過她自己對於自己的終身大事卻是完全不着急。當然,她也有着挑剔的資本:雖然不算年輕,但她的外貌還是十分靚麗,並且她也曾經在海外名校留學,可以算是高學歷人才。如今她在一線城市工作,雖然自己還沒能購置屬於自己的房產,可她也堅信自己不會回到老家的小縣城生活。因此,之前許多媒人都給她介紹的是老家的適齡男性,儘管那些男人都在縣城有房,她卻是一個也入不了眼。

王女士自己十分穩得住,拒絕了一波又一波的追求者。但是,她的父母卻依然有着傳統的觀念,覺得女人三十多歲了還沒結婚成家,實在是丟他們的臉。於是,二老更加起勁地拜託媒人給王女士介紹對象,這一回,總算是介紹到了一個還算滿足王女士要求的男子。

男方比王女士稍微年長一點,和她一樣有着海外深造的經歷,在學歷上十分匹配。同時,這個男子的工作也很不錯,在一線城市的外企上班,年薪能拿到五十多萬,再加上他在大城市有車有房,幾乎可以說是無可挑剔。更重要的是,王女士看了照片後覺得這人長相英俊,雖然年齡不小了,但因爲有健身的習慣,身材維持得也很好,在外形上也俘獲了王女士的心。於是,她答應和男方接觸一下,期待着遇到屬於自己的真愛。

兩人先是交換了聯繫方式,在網上聊了一段時間。聊下來兩方都覺得還算比較投機,於是便約定了線下見一面吃一頓飯。然而,這頓飯卻吃得不算愉快。

03.

約定的當天,男子提前了一會就到達了預定的餐廳,等待王女士的到來。然而,這一等就是足足四十多分鐘,王女士才姍姍來遲,聲稱是路上堵車了。實際上,他們雙方都心知肚明,這是王女士對男方設下的一道考驗,就是要看他是否有足夠的耐心爲她等候。

而很顯然,男方經受住了這次考驗。在這四十分鐘裡他沒有表現出任何不耐煩的樣子,而是掏出自己帶的筆記本處理工作,等王女士來了以後又神色自若地與她攀談。王女士對此是十分滿意,殊不知她這樣的做法卻讓自己的形象在南方心裡已經扣了分。現在這個時代,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平白無故被人晾在那等,換成誰也不願意。

不過男子還是表現出了良好的修養,王女士落座後他叫來服務員點餐,並主動詢問王女士喜歡的菜色,王女士跟他也不客氣,上來就點了價格不菲的海鮮套餐,男子也沒有什麼怨言。

菜上來了,二人邊吃邊聊。雖然王女士故意遲到的行爲讓男子有些不滿,不過王女士個人條件很好,性格也開朗健談,他還是對其傾心不已。王女士對男方也很滿意,再加上兩人有海外留學的共同話題,聊得是越來越投機,很快就聊到了婚後的財產相關問題。

王女士開門見山,表示自己事業有成,不會因爲結了婚就放棄自己的工作和從前的生活。只有夫妻雙方彼此尊重,各自在婚姻生活中也能保持一定的個人空間,這段夫妻關係才能長久地走下去。

男子對此沒有異議,還主動表示自己已經在大城市買好了婚房,車子也有一輛,如果王女士有需求,他可以再買一輛給她使用。王女士聽完,便說:“我有一個要求,如果我們結婚,你要把我的名字加到你那套房子的房產證上,你可以接受嗎?”

男子回答:“當初買那套房就是用作婚房的,如果你之後想要重新裝修都是可以的。而且,我是全款買下的房產,不存在財產分割問題,如果你想的話,我們領完證就能去把你的名字加上。”

王女士點點頭,她還有最後一個要求:“另外,有一件事我希望能事先和你達成一致,婚後,我不打算要孩子,這個你能接受嗎?”

男子聽了,顯然是沒想到她還有這麼一出:“你的意思是婚後暫時不會要孩子,還是說丁克?”

王女士堅定地說:“我打算這輩子都不生孩子,一是因爲我年紀也不小了,生過孩子以後不好恢復,對身體不好,另外,我的事業現在正在發展期,生孩子會打亂我的職業規劃,影響我的前途,有養孩子的時間和精力,我更願意用來投資自己。”

聽完她這一番話,男子陷入了長長的沉默。最終他對王女士說:“雖然我想要尊重你的意願,但我是獨生子,我的父母和我都還是希望將來能有一個孩子。這樣的話,看來我們的觀念並不合適在一起。再見。”說完這些話,他便結賬離開了。

04.

王女士的這一次相親失敗,引發了網絡上熱烈的討論。許多人指責王女士太過自私,不爲下一代着想,只顧自己是否能夠幸福。但也有不少人認爲,這只是生活方式和思想的差異,沒有必要橫加指責。只不過,社會上大多數人都還是把生兒育女當作結婚後的重要任務,如果從一開始就不想要孩子,卻沒有在相親的一開始就向對方說明,那就是浪費雙方的時間了。

由此可見,即便是物質條件十分相配的一對,也可能因爲觀念的不同而無法走到一起。愛情說到底是一個雙向奔赴的過程,想要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不僅需要堅持自己的生活原則,有時也是需要適當地作出讓步和妥協,才能磨合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