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臺光刻機、981顆芯片!中國芯開始爆發,美媒:我們封鎖了什麼
作爲工業時代的“糧食”,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至航天航空、下至汽車手機,幾乎都離不開芯片。近些年隨着科技的騰飛,我國集成電路進口規模可謂水漲船高,從2019開始就已突破了4000億美元大關,這相當於48艘遼寧號的造價!
我國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不可替代的一環,不僅擁有充足的鎵和鍺等關鍵原材料,而且還擁有着龐大的消費市場與成熟的消費體系。正因如此,很多國際科技巨頭早早就在大陸市場“紮根”,如高通、英特爾、英偉達、蘋果等美國科技公司,每年至少能從中國大陸攬走數百億美元的營收。
但可恨的是,有些人卻“吃飯砸鍋”,既想從中國賺錢,又想阻礙中國科技的發展。進入5G時代以來,美國就針對我國半導體“缺芯少魂”的短板,開始瘋狂打壓華爲等中企。由於高端芯片等元器件的供應渠道被切斷,華爲手機等多項業務都受到了巨大影響,一度陷入生存危機。
但正所謂“自古英雄多磨難”,面對美西方的圍追堵截,華爲經過三年的蟄伏,徹底“脫胎換骨”。在過去四年時間裡,華爲推出了鴻蒙系統、研發了EDA工具,就連闊別已久的麒麟芯片也在去年8月份再次問世。伴隨着華爲手機業務在2024年第一季度以17%的份額重新登頂國內榜首,於承東不禁感慨:輕舟已過萬重山!
客觀來說,華爲之所以能夠實現涅槃,除了自身持續的研發投入與創新之外,也離不開國家對半導體產業的大力扶持。當初在美國對華爲斷芯後,國家就迅速制定了實現70%芯片自給率的目標,各大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紛紛走上了自研道路,得益於此,國內半導體產業鏈得到了極大的完善,從根本上減輕了對美芯的依賴。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累計進口了4795億顆芯片,同比下滑幅度高達10.8%。也就是說,中企2023年累計砍單的進口芯片數量達到了589億顆,平均每個月減少49億顆進口芯片!
進入2024年,中國芯更是迎來了爆發,在過去四個月時間裡,大陸累計生產了981億顆芯片,產能同比暴漲40%,遠超全球平均水準。最關鍵的是,在美日荷三方協議落地之後,國內在今年前兩個月時間裡仍從海外買到了32臺光刻機。
要知道,光刻機是芯片製造不可或缺的設備,這也是國產芯片供應鏈最大的“短板”。美國之所以頻繁修改半導體規則、聯合日荷制定三方協議,實施光刻機禁令,目的就是爲了堵死中國芯的發展之路。
不過,ASML已多次明確表態不會放棄中國市場。最關鍵的是,近些年國產光刻機發展迅速,上海微電子自研的28nm光刻機也已完成交付,更精密高端的光刻設備目前也步入了測試階段。
種種跡象表明,2024年或將會是中國芯大爆發的開始,無論製程工藝、產能效率或者規模需求,都將迎來“跨越式”的升級。半導體研究機構Knometa Research更是做出預測,中國大陸的IC晶圓產能在2026年或將躍居全球第一!
對此,美媒也是徹底破防了,發出“我們封鎖了什麼”這樣的靈魂拷問。爲了遏制中國芯的發展,美國不惜犧牲自家企業的利益,但到頭來卻適得其反。一旦中國芯實現自給自足,屆時高通、英特爾等美企的芯片還能賣給誰呢,恐將遭受滅頂之災。
事實證明,中國從不懼怕任何封鎖,例如“兩彈一星”、“國際空間站”等等,縱然美西方嚴密封鎖、甚至是百般刁難,中國科學家也都完成了突破,何況是小小的芯片,又怎麼能難得倒中國人!支持的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