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不敢曬太陽 雙頰紅腫刺痛原因是「臉上有蟲」
48歲林小姐從國中開始就飽受皮膚泛紅、腫脹困擾,30年來都不敢出門曬太陽,直到2年前診斷爲玫瑰斑並積極治療,雙頰不再紅腫刺痛。(王家瑜攝)
每年4月爲「國際玫瑰斑月」,臺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將於臺北、臺中與高雄舉辦衛教巡迴講座。(王家瑜攝)
今年48歲的林小姐,從國中開始就飽受皮膚泛紅、腫脹困擾,一天24小時臉頰總是熱得發燙,30年來都不敢出門曬太陽,她試過蘆薈、黃連等降火食療,也砸大錢購入高檔保養品,還嘗試了針刺放血,但始終沒有改善,直到經醫師診斷爲玫瑰斑,在臉上驗出超標100多隻蠕形蟎蟲,積極治療「殺蟲」後,終於擺脫雙頰的紅腫刺痛,出門不再擔心異樣眼光。
每年4月爲「國際玫瑰斑月」,臺灣青春痘暨玫瑰斑協會理事長邱品齊表示,過去玫瑰斑稱爲酒糟,許多人誤以爲和喝酒有關,因此更名爲玫瑰斑,希望病友更正向地面對它,只要積極面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
玫瑰斑是一種慢性皮膚炎,好發於女性,患者臉部出現反覆或持續泛紅、發熱、丘疹、膿皰、搔癢、幹粗與血管擴張等症狀。檯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表示,玫瑰斑成因複雜,包括遺傳、先天免疫系統問題、神經血管失調、紫外線、生活壓力等,目前尚無法找到確切單一致病原因,而飲酒、喝熱飲、吃辛辣刺激食物、處於悶熱環境等因素,都是可能的誘發因子。
皮膚科醫師周宛儀指出,大約8到9成的玫瑰斑患者都有「蠕形蟎蟲超標」的情況,這會讓患者臉部發癢、毛孔粗大,並且誘發丘疹膿皰,造成皮膚敏感,進而產生泛紅、血絲和膚色不均,嚴重時甚至臉部皮膚摸起來粗糙如砂紙。
周宛儀說,蠕形蟎蟲是臉部常見的共生寄生蟲,主要是嬰幼兒時期和家長臉部肌膚接觸而來,由於肉眼看不見,需使用拇指擠壓、快乾膠黏貼、膿皰挑刮等「驗蟲」方式,放在顯微鏡下檢查,才能判別臉上蠕形蟎蟲的數量是否超標,並使用殺蟲藥膏治療。
林小姐從國中開始玫瑰斑發作,持續困擾她30年,一度被誤診爲過敏,長期大量使用類固醇藥膏之下,對皮膚造成二度傷害,她也曾經花大錢保養品,只用了幾次就整組送人;直到2年前被診斷爲玫瑰斑並積極治療,逐漸找回白皙的皮膚,也越來越喜歡照鏡子。她說,希望其他病友可以更早獲得正確診斷,對症下藥,就不用像她一樣走這麼多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