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調查」仍未獲除名 學者指美對中60%關稅可能性高

「美國大選選後座談會」。(蔡宗穎攝)

「美國大選選後座談會」今(9)日舉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後對美中臺關係影響。專家學者指出,反中架構已經成形,即便以川普的交易性格,也很難突破此框架。另外,對中進口關稅課60%以上的政策的可能性很高,相反對其他國家課10%稅率的可能性較低,且臺灣在美國國會有友人,即便通過,稅率也會降低。

清華大學社研所教授陳明祺指出,川普第一次執政時,2017年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海湖莊園的會面讓臺灣很擔心會被交易掉,但2018年美國開始對鋼鋁加稅等結果顯示,對中反感的結構被建制,美國認爲中國對外擴張挑戰了美國以規則爲基礎的國際秩序。

陳明祺續指,反中結構態勢顯示在疫情時,美國可能是民意上最反中的國家,因此即使是川普的交易性格,也很難突破,且也是兩黨共識。中國現在也很擔心,尤其貿易議題,中國經濟跟川普第一任時。但我們也要擔心,習近平是否學會和川普如何達成共識,在一定程度上以臺灣爲代價。

另外,陳明祺也提到,過去臺灣依靠晶片、民主與地緣政治行走國際,但重點在川普是否看到臺灣的價值,他提醒,處理臺美貿易順差及國防預算方面是未來的兩大挑戰。而川普因爲其不確定性,在談判過程恐讓疑美論有生成空間,也有美國友人提醒,臺灣一定要躲在川普的雷達下,不要太高調。

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針對川普着重關稅說明,他對中國發動60%關稅的可能性很高,主要是2018年對中啓動的「301調查」,中國仍未獲除名,而這份調查其實從2017年就開始,也就是說從調查到施行過程中約需要1年時間。

賴怡忠表示,同樣的程序即使川普要對其他國家產品課10%關稅也適用,且若國會不願配合,也很難上路。在臺灣方面,臺灣在美國國會有很多朋友,要真的對臺灣產品課如此關稅可能性低,且即便通過,稅率也不會那麼高,甚至可能只對特定項目有適用。

賴怡忠也提醒,川普可能把他2020年未連任歸咎中國,但他身邊的紅人馬斯克與中關係不錯,可能是中方接觸川普的窗口。

針對川普競選時提到臺灣國防預算和臺積電問題,他說,不只要看川普說了什麼,也要看他幕僚也在說的,若都有提到,就要特別注意,其中就包含臺積電問題,但這點較好溝通,因爲若真的對臺灣產品加重關稅,依賴這些晶片的美國本土AI企業,在臺積電還沒完成當地設廠前就吃不消了,因此在這方面臺美利益是一致的;另外就是國防預算,這兩者是川普和他幕僚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