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點之上 A股反彈可否延續?後市主線何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易妍君 廣州報道

春節假期後第一個交易周(2月19日—23日),A股三大指數繼續反彈。

截至2月23日,上證指數報3004.88點,重新站上3000點大關。如果加上放假前的三個交易日,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均已八連陽,

本週,不同市值風格的表現有所分化。其中,中證2000指數大漲13.68%,中證1000指數、滬深300指數分別上漲了4.66%、3.71%,漲幅居前;而科創50、中證500指數的漲幅相對靠後,分別爲1.73%、0.92%。

行業板塊上,傳媒指數表現最好,漲幅達13.39%,計算機、通信緊隨其後,分別上漲了11.59%、11.13%;家用電器、農林牧漁、醫藥生物漲幅靠後。

主題熱點方面,多模態、AIGC、人形機器人持續受到資金炒作,表現較爲強勢。

站在3000點關口,未來A股行情將如何演繹?

一種觀點認爲,近期市場持續上漲,來自於節前小微盤風格流動性危機挖坑後的回補。A股8連陽之後,小盤方向能否吸引持續新增資金有待觀察。在指數重回3000點之時,市場還未形成普遍的賺錢效應,因此從短線資金角度上看,反彈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也有機構預計,A股短期會有更多雙向波動的趨勢,上攻斜率也有可能有所收斂,但即使有短期回踩整固也不影響中期趨勢,預計3 月中旬以前市場都有望維持中級反彈趨勢。

TMT領銜,A股普漲

本週,A股延續了假期前的普漲態勢,周內上漲公司的佔比接近九成。

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本週內分別上漲了4.85%、2.82%和1.81%。A股日均成交額升至9027億元。

“積極因素不斷積累之下,資金面寬鬆加速風險偏好修復,市場重回做多窗口。”財通證券李美岑團隊分析,

該團隊進一步指出,政策層面,長期資金入市、優化兩融指數、提升上市公司價值發現等已經在節前方面持續發力。節後,支持民營經濟、調降LPR以及改善量化機制等方面再度加強。尤其是針對市場長期關注的上市公司欺詐發行、財務造假、大股東違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等問題,以及如何打擊操縱市場、內幕交易,加強稽查執法等事項,新上任監管層均做出了對應舉措。隨着新增資金持續流入大小盤,緩解流動性衝擊和籌碼壓力,市場情緒逐漸修復。

申萬宏源策略團隊則談到,短期行情是超跌反彈和春季躁動的結合:A股資金面結構問題緩和後,最重要的變化是市場投研審美框架從過度悲觀向中性客觀迴歸,市場挖掘投資機會的角度更加豐富。而2月春季行情是最典型的日曆特徵,在連續催化下,市場從過度悲觀狀態直接跳進了春季躁動模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週內,A股行業板塊均實現上漲,其中,此前跌幅較大的TMT板塊成爲行情主線。

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傳媒、計算機、通信漲幅居前,分別上漲了13.4%、11.59%和11.13%。

在李美岑團隊看來,一方面,市場情緒回暖下,年初超跌的中小成長在近期出現快速修復;另一方面,春節期間,海外科技龍頭密集發佈新大模型,一定程度對A股起到映射作用,提振TMT板塊情緒。

此外,社會服務、煤炭、輕工製造行業表現較好,分別上漲了8.28%、8.14%和7.81%;而家用電器、農林牧漁、醫藥生物漲幅靠後,分別爲2.50%、2.29%和2.09%。

短期增量看“北向”

當市場情緒開始反轉,北向資金動向也釋放出樂觀信號。

來自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2月23日,北向資金連續4周淨流入接近500億元,其中配置盤資金連續3周淨流入約200億元。

“事實上,今年自開年以來,北向資金裡託管於亞太和中資機構的資金便率先開啓迴流,今年7 周以來累計淨流入約580 億元,是本輪北向資金轉向前半段過程的主力;隨着市場預期以及情緒的改善,在近4 周的流入中,託管於亞太和中資機構的資金貢獻逐步降低,而配置盤資金的佔比拾級而上,也將爲市場釋放更多的樂觀信號。”中信建投策略團隊分析。

該團隊進一步談到,前期北向資金持續單邊淨流入的流動性條件可能難以繼續維繫,在當前體量下未來北向資金流入斜率或降低、雙向波動或加大;但隨着A 股市場和國內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北向資金的話語權已經不如往昔,2019年一季度,外資持股市值一度達到公募基金的87%,而2023年二季度已經回落至60%,市場也應理性看待北向資金的行爲,避免過度恐慌。

另一方面,2023 年8月—12月北向資金流出約2000億元,也在一定程度上爲其蓄勢,隨着全球金融條件和國內市場環境的改善,北向資金的短期彈性或大於其他市場增量資金。

反彈能否持續?

當前的市場焦點在於,3000點之後,A股反彈行情能否延續?

國泰君安策略團隊認爲,考慮到當前市場表現強勢,突破3000 點會給部分倉位不足的投資人帶來一定壓力,因此預計後市仍有倉位回補、慣性上衝的動能。同時,由於市場短線反彈幅度較大、部分個股自低點起漲幅可觀,勢必帶來一定的短線止盈盤,因此預計短期會有更多雙向波動的趨勢,上攻斜率也有可能有所收斂,但即使有短期回踩整固也不影響中期趨勢,預計3 月中旬以前市場都有望維持中級反彈趨勢。

海通證券覆盤歷史情況指出,2005、2008、2014、2019年四次市場開啓全面性擡升的行情前,均經歷一個反覆磨底的過程,持續時間3—6個月。同時,歷史上市場脫離底部的前提條件是:調整顯著、估值低、政策/基本面催化。

基於此,海通證券策略團隊認爲,本輪上漲行情的性質是底部第一波大反彈。從前期的調整時空和估值性價比維度綜合來看A股或已在築底:從調整時空看,當前市場調整已顯著,以滬深300爲例,除2008年市場急跌外,歷史上全面性行情開啓前指數調整持續時間在30—40個月,最大跌幅在45%左右,本輪滬深300下跌時長36個月、最大跌幅48%,調整時空均接近歷史均值水平。從估值看,全部A股PE、PB滾動三年分位數均已降至0%附近。在此背景下,近期基本面和政策面的積極因素積累,推動市場迎來底部的第一波反彈行情。

“但要注意的是,市場完全自底部起來走到右側確認往往需要一個過程,後續仍需密切跟蹤基本面修復及市場成交回暖程度。”該團隊談道。

從中期維度出發,申萬宏源策略團隊依舊維持“2024年前三季度總體是震盪市,2024年四季度市場中樞可能逐步擡升。”這一判斷。

該團隊分析,2024年上中下游都有供給釋放壓力,需求側樂觀預期發酵仍高度依賴政策強刺激,基本面預期的向上彈性有限。A股總體業績仍需磨底,結構性亮點相對稀缺。而2025年供給調整見成效,基本面向上彈性打開,景氣趨勢機會有望明顯增加。這種情況下,2024前三季度A股總體可能仍是震盪市,2024年四季度基本面預期向2025年錨定,自下而上的投資機會將明顯增加,市場中樞也有望逐步擡升。

後續主線研判

配置方面,目前部分機構看好高股息、AI主題行情。

申萬宏源策略團隊分析,超跌反彈中,輪漲普漲是一般特徵。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市場區分結構主線的重要性提升。

對於市場的後續主線,該團隊判斷“高股息是更確定的方向,高股息做底倉配置正在形成共識,短期表現是‘看長做短’的體現。穩態高股息(電力、煤炭、鐵路公路、運營商;消費品中可能出現被忽視的穩態高股息,紡織服飾、食品加工、飲料乳品)和動態高股息(先進製造)是更好的方向。”

此外,該團隊認爲,AI主題行情彈性延續,也是市場潛在主線來源。短期,AI產業密集催化,足以支持超跌反彈,但後續行情仍依賴於進一步催化,特別是4月後行情延續可能需要看到國內產業催化。

國泰君安策略團隊建議,中線倉仍可以繼續持倉待漲,獲利豐厚的短線倉則可以適當調整切換。行業方面,該團隊堅持“兩條主線、穩重帶攻”:一方面,繼續保留部分以大金融、中字頭、紅利爲主的“壓艙石組合”,並在組合內部進行“先漲切換後漲,高位切換低位”的操作;另一方面,繼續持有傳媒、通信、AIGC 等行業板塊,藉此適當提高組合攻擊性。

海通策略團隊指出,短期看,各行業或將普漲,中期來看尤其需要關注白馬板塊表現。從跌幅和估值看,白馬板塊的前期估值壓力消化已較充分。隨着白馬板塊行情走弱,板塊整體估值已降至歷史低位:截至24/02/22,茅指數PE(TTM,下同)爲18.4倍,處2016年以來25%分位。

“從微觀資金面看,受政策及基本面積極催化、海外流動性轉鬆等因素影響,未來活躍資金及海外資金等增量資金將有望持續入場。前者主要投資於中小盤,而中小盤在過去一個月出現明顯調整,我們預計在經歷了本輪中小盤調整壓力後,活躍資金或將邊際轉向安全邊際更明確的白馬板塊;而外資本身更加偏好績優的白馬板塊,因此我們預計基本面更優的白馬板塊有望得到更多增量資金的回補。”該團隊進一步分析。

對於具體的行業,海通策略團隊建議重視兩個方面:一是以電子爲代表的硬科技製造。包括:半導體週期回升背景下的電子;或受益於財政發力的數字基建和數據要素;政策支持和技術突破下的AI應用。二是醫藥。可以關注創新藥/血製品/高值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