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北向資金淨流入額超去年全年,境外資本重返A股市場潮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陳植 上海報道隨着A股估值窪地效應日益顯現,越來越多境外資本開始重返A股市場。

數據顯示,2月北向資金累計淨買入A股的金額達到607.44億元,不但創下過去13個月以來的單月最大值,還一舉結束過去6個月連續淨流出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2月北向資金的淨買入金額,甚至超過2023年全年。

這令多家國際投行認爲,中國A股市場的資金流出壓力已基本結束。

近日,摩根士丹利發佈報告指出,今年1月底以來,中國政府採取的穩定資本市場措施已對A股市場情緒產生積極影響,令A股市場資金流出壓力基本結束,但境外資金的大幅迴流,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高盛研究部中國股票策略團隊也發佈研究報告指出,有效的公司治理改革可能有助於中國股市吸引外資迴流。目前,中國相關部門已持續加強上市公司股東派息和回購、投資者保護以及與市場參與者的溝通。

與此同時,高盛研究部仍維持對中國A股的高配評級、對H股的中性評級。高盛研究部預測,2024年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的預期收益爲10%,企業盈利增速預計爲8%~10%。

一位歐洲資管機構亞太區首席代表向記者透露,2月以來,部分境外資金已重返A股市場,但這背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認爲印度、日本股市漲幅過大或存在回調風險,因此他們在2月紛紛調倉,買入低估值的A股股票“對衝”印度、日本股票的潛在回調風險。

不過,在他看來,3月北向資金是否繼續大舉加倉A股,仍存在諸多變數。3月以來,北向資金整體呈現有進有出的狀況。

數據顯示,3月6日,北向資金淨賣出14.6億元。

一位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經理直言,境外資金若要持續大規模重返A股市場,一方面需要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好轉令A股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另一方面相關部門需推動更多A股上市公司加大利潤分紅與股票回購力度,並落實更全面的投資者保護措施。

“根據日本股市近期大漲經驗,當上市公司能創造更高的股東回報,加之相關部門出臺新措施吸引更多資金入場時,全球資本就會聞風而來。”他分析說。

記者獲悉,當前重返A股的境外資金,主要流向高股息的A股上市公司,表明高股息策略正成爲境外資金抄底A股的重要投資方向。

一位香港私募基金負責人指出,當前衆多境外投資機構的A股持倉佔比仍低於以往平均水準,若要改變這種狀況,一方面需要A股上市公司給出更高的股東回報,另一方面還需中美關係等外部環境得到新的改善。

境外資本緣何重返A股市場

整個2月,流入A股的北向資金明顯增加。

究其原因,一是中國相關部門採取的一系列穩定資本市場舉措令A股下跌空間受限,吸引境外資本紛紛借道陸股通抄底A股;二是部分境外投資機構開始調倉,將估值較高的印度、日本等國家股票“替換”成低估值的A股股票;三是在市場重新調整美聯儲年內首次降息時間預期後,部分資本從歐美市場返回新興市場,給A股也帶來新的增量資金。

這也令多家國際投行認爲,A股市場資金流出局面基本結束。

摩根士丹利策略師Gilbert Wong發佈最新報告表示,2月底,中國股市的資金外流情況已經放緩,區域主動型基金已開始增持成長型和科技股A股股票。

在他看來,A股市場的境外資金流向轉變,並不是受“國家隊”購買股票影響,而是市場認爲A股或將延續觸底反彈行情。

上述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經理告訴記者,近期他與中國機構投資者溝通了解到,越來越多A股上市公司大股東與管理層日益重視“市值管理”,一方面擬增加股票回購與利潤分紅力度以提振股價,另一方面他們也願意與各類投資者進行溝通,讓後者瞭解企業業務發展狀況與上市公司提升股東回報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在他看來,這已吸引越來越多境外投資機構重新評估A股的投資配置價值與獲利潛力。

“畢竟,A股底部特徵日益明確,加之中國相關部門採取的一些資本市場改革措施(比如持續加強上市公司股東派息和回購、投資者保護、與市場參與者溝通)開始初見成效。”這位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經理指出。

在業內人士看來,2月北向資金淨買入額之所以達到607.44億元,一方面是不少境外投資機構開始補倉A股,另一方面不排除是部分“國家隊”的境外資金迴流A股。若要吸引更多境外資金重返A股市場,還需讓他們看到實實在在的更高股東回報與賺錢效應。

“以日本股市今年大漲爲鑑,前些年日本股市一度少人問津,但日本相關部門一面引導日本上市公司增加利潤分紅,一面積極清退那些經營能力不佳或存在財務欺詐行爲的上市公司,令日本股市的上市公司質量明顯改善,最終迎來了境外資本大舉加倉並推高日本股市迭創新高。”前述歐洲資管機構亞太區首席代表指出,因此,越來越多境外投資機構同樣會看重A股市場上市公司質量是否明顯改善提升,作爲他們大舉重返A股的重要依據。

境外資本投資A股的新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境外資本重返A股的投資策略日益清晰。

高盛研究部認爲,根據日韓股市改革經驗,結合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現狀,兩類A股上市企業或從中受益最多,一是估值較低(市淨率低於一倍)、公司基本面穩健(投資回報率和盈利複合年增長率大於10%)、現金回報強勁(股息及回購收益率超5%)的上市企業;二是研發投入高、企業管理和激勵措施協同度高的科技型國有企業或將繼續受改革政策支撐。

高盛還指出,在過去兩年國資委積極統籌推進央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計劃等措施後,A股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的股市表現比私營企業高出13個百分點。

前述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經理告訴記者,以往衆多境外投資機構喜歡採取自下而上的精選個股投資模式,但此次他們重返A股市場的投資策略不同於以往——更側重投資具有高股息特徵的國有企業藍籌股。

究其原因,是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全面性與規範性好於民營企業,令前者更符合他們的ESG投資要求。

他還發現,相比以往不少境外大型資管機構喜歡根據中國整體經濟基本面發展趨勢配置一籃子A股股票,如今部分境外大型資管機構也開始推動TAA研究向中觀視角拓展,打通宏觀與微觀傳導的邏輯鏈條,即改變高度依賴擇時交易的傳統TAA決策,構建更全面的中觀投研體系,一面聚焦中國產業扶持政策變化趨勢設置中觀賽道,加大對優勢行業賽道的研究資源投入,另一面形成同一賽道全產業鏈的多維研究體系,加深對賽道發展趨勢與產業生命週期的理解,構建長短結合的行業比較框架,構建長短期結合的行業投資組合。

這位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經理直言,這些投資策略的轉變,促使境外大型投資機構日益注重對高景氣度細分行業賽道與高成長性A股優質上市公司個股的挖掘。

“但在這些新投資策略使用初期,境外大型投資機構也不會投入鉅額資金,更多是拿出小部分資金測試其投資成效,一旦這些新投資策略能收穫可觀的超額回報,他們必然加大A股投資力度。”他直言。

在多位境外投資機構人士看來,隨着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好轉,加之中國與全球經濟的重要性持續提升,境外資本不會離開A股市場,不過他們更願意等待A股市場創造賺錢效應時再入場。尤其在國際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升級的情況下,越來越多境外投資機構的資產全球化配置策略調整節奏明顯加快,以往他們每半年調整一次,如今他們可能按季度或按月做出調整,這無形間給境外資本重返A股創造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