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外媒科學網站摘要:新學科用AI加海量圖像理解生物體

2月21日(星期三)消息,國外知名科學網站的主要內容如下:

《自然》網站(www.nature.com)

1、植入設備助揭開人類大腦更多秘密

大腦植入設備和其他神經活動解碼技術可恢復人們移動和說話能力,同時幫助研究人員瞭解大腦運作方式。設備通過植入大腦的幾十到幾百個電極來捕捉神經活動,解碼器系統分析信號並將其轉換成命令。雖然這項技術主要目的是幫助癱瘓患者恢復功能,但也爲研究人員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方式來探索人類大腦的組織方式,比大多數其他方法具有更高的分辨率。科學家利用這些機會學習了一些關於大腦的基本知識。例如,研究結果推翻了關於大腦解剖學的假設,揭示了大腦區域的邊界和工作描述往往比人們想象的要模糊得多。這些研究還幫助研究人員弄清楚腦機接口本身是如何影響大腦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改進這種設備。

2、科學家呼籲徹底改革過時的恐龍命名系統

200年前,科學家以“巨蜥(Megalosaurus)”命名了第一隻恐龍。從那以後的幾個世紀裡,數百種其他恐龍物種被發現並編目——它們的名字靈感來自於從它們的身體特徵到首次描述它們的科學家。現在,一些研究人員呼籲引入一個更強大的命名系統,他們稱,這將確保恐龍物種名稱更具包容性,並能代表化石的發現地點和方式。

與其他科學學科不同——如化學在化學中分子的命名有嚴格的規則——動物學家在新物種的命名上有相對自由的統治。通常,最先發表關於一種生物的研究成果的科學家或團隊可以爲其命名,幾乎沒有任何限制。雖然有一套由國際動物命名委員會(ICZN)監督的物種命名指南,但這一指南未被科學家嚴格遵守。

《科學時報》網站(www.sciencetimes.com)

1、日本將發射首顆木製衛星:以減少太空污染

定於今年夏天發射的一顆新衛星,日本科學家用木材代替了傳統的鋁材料。這顆衛星名爲Lignosat,大約有一個馬克杯那麼大,由木蘭木製成。雖然這顯得不那麼實用,但使用木材可以減少太空的危險污染物。如果這顆微型衛星能夠成功,它可能促使研究人員去探索更環保的衛星製造材料。人們擔心的是,隨着溫度的變化,衛星的木製面板可能會彎曲或斷裂。然而,初步研究表明,實驗室儲存的木材在類似空間的環境中沒有出現可檢測到的質量損失、變質症狀或損壞。

2、研究發現,相同鍛鍊時間女性能獲得比男性更大的益處

美國一項名爲“體力活動與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之間的性別差異(SexDifferences in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With All-Cause andCardiovascular Mortality)”的最新研究指出,女性每週只需要少於2.5小時的中等到高強度有氧運動,就能獲得與男性5小時體力活動相當的生存益處。研究人員指出,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女性死亡風險要低24%。相比之下,男性的這一比例爲15%。該研究的主要聯合作者解釋稱,這項研究的美妙之處在於,它顯示了與男性相比,女性能如何更大限度地利用每分鐘的中等到高強度體育活動。

3、在實驗室培育睾丸:可促進對睾丸發育和功能的理解

以色列巴伊蘭大學(Bar-Ilan University)的一個實驗室團隊成功地開發出被稱爲類器官的小型人造器官,這些類器官類似於天然睾丸的管狀結構。類器官是人工培養的小細胞團,類似於實際器官,可以揭示器官疾病和發育過程。爲了培育這些睾丸類器官,該研究團隊從定類小鼠睾丸中收集並培養了未成熟的細胞。這些細胞在實驗室中培養了9周,理論上足以完成激素分泌和精子產生的過程。雖然研究團隊仍然不確定類器官是否能夠產生精子,但他們能夠觀察到早期精子細胞產生的跡象。研究團隊的一位高級講師表示,人造睾丸是一種模型,有望用於睾丸的基本發育和功能研究。這可能會轉化爲治療不孕症和性發育障礙的應用。

《每日科學》網站(www.sciencedaily.com)

一項新研究爲惡性腦癌患者帶來了希望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的一項新研究可能有助於延長一種侵襲性腦癌患者的預期壽命,改善其治療方法,這種癌症每年影響英國數千人,全球達數十萬人。在這項發表在《高級科學》(AdvancedScience)雜誌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被稱爲PANK4的蛋白質,能夠阻止癌細胞對膠質母細胞瘤的化療治療做出反應。膠質母細胞瘤是一種高度侵入性腦癌,薩塞克斯大學的科學家已經證明,如果去除這種蛋白質,癌細胞對用於治療膠質母細胞瘤的主要化療藥物的反應會更好。

《賽特科技日報》網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圖像組學”:將帶來地球生命的重大發現

“圖像組學(Imageomics)”是一門新興的科學領域,據該學科的一位創始人稱,它在過去的一年裡取得了驚人的進展,即將帶來有關地球生命的重大發現。它也是一個新的跨學科領域,專注於使用機器學習工具從圖像中瞭解生物體的生物學,特別是生物特徵。這些圖像可以來自紅外觸發相機(Cameratraps)、衛星、無人機——甚至是遊客拍攝的斑馬和鯨魚等動物的度假照片。這些圖像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發展之前,科學家無法正確地分析和使用這些信息。“圖像組學”正在取得成果的一個主要研究領域涉及到表現型——可以在圖像中看到的動物的可觀察特徵——與它們的基因組(產生這些特徵的DNA序列)之間的關係。

2、銀河系中心黑洞旋轉如此之快,以至於扭曲周圍的時空

一項最新研究利用了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CXO)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卡爾·g·揚斯基甚大陣列(VLA)數據,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旋轉得如此之快,以至於將周圍的時空扭曲成一個看起來像足球的形狀。這個巨大的黑洞被天文學家稱爲人馬座A*(Sagittarius A*),位於銀河系中心,距離地球約26000光年。一組研究人員採用了一種新方法,利用x射線和無線電數據,根據物質流入和流出黑洞的方式,確定了人馬座A*的旋轉速度。

3、爲什麼藍莓是藍色的?科學家終於找到了原因

在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英國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of Bristol)研究人員展示了爲什麼藍莓果皮中的色素是深紅色的,而看起來是藍色的。它們的藍色是由包圍果實的一層蠟提供的,這層蠟由微型結構組成,可以散射藍光和紫外線。這使得藍莓對人類來說是藍色的,對鳥類來說是藍色紫外線。彩色藍紫外反射率是由蠟表皮隨機排列的晶體結構與光的相互作用產生的。這一發現爲可持續和生物相容性的着色劑和塗料開闢了可能性。

4、從科幻到現實:日本科學家開發出牢不可破、可彎曲的光學傳感器

日本大阪大學(Osak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利用超薄聚合物薄膜上的碳納米管和有機晶體管,製造出了一種柔軟、柔韌的無線光學傳感器。這一創新將爲成像技術和非破壞性分析技術開闢新的可能性。在相機中,光學傳感器是一種感知穿過透鏡的光線的裝置,類似於人眼中的視網膜。與傳統的光傳感器不同,研究人員在超薄(小於5微米)聚合物襯底上印刷了一組微小的碳納米管光電探測器。當暴露在光下時,碳納米管受熱,產生熱梯度,然後產生電壓信號。在打印過程中摻雜化學載體進一步提高了納米管的靈敏度。利用這些納米管,可見光以及與熱或分子有關的紅外光都可以被測量。(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