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男童「頭長角」染肺炎鏈球菌身亡 醫曝症狀、高峰期

臺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13日指出,2019年中部地區1名2歲男童感染肺炎鏈球菌引發腦膜炎,由於細菌數量過高導致腦膜膨脹,如同頭頂長角。(潘虹恩攝)

秋冬季是流感和肺炎鏈球菌的流行季節,臺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陳伯彥13日指出,日前他向疫苗公司分享2019年收治的特殊案例,1名2歲男童突然出現哭鬧、嘔吐、食慾變差情況等症狀,頭部還長出「凸出物」,如同長角,送醫發現是感染肺炎鏈球菌引發腦膜炎,進行搶救後仍不幸不治身亡。

陳伯彥指出,案件發生在疫情剛爆發時,中部地區2歲男童原本相當健康,不料卻出現哭鬧、嘔吐、沒有食慾等症狀,頭頂還出現突出物,經診斷,男童感染肺炎鏈球菌,引發腦膜炎,且細菌數量太高導致腦膜膨脹,甚至穿出腦殼,因此出現頭頂「長角」情況。

陳伯彥說,雖男童過去曾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卻感染了公費疫苗未涵蓋的肺炎鏈球菌血清型菌株,雖醫療團隊緊急爲男童進行投藥治療,同時使用抗生素,男童仍因腦壓過高壓迫到腦幹,不治身亡。

陳伯彥也表示,男童有裝人工助聽器,助聽器會增加感染風險;男童的病程發展相當迅速,一開始是腦部積水,後腦部開始腫大、細菌不斷往外擴。由於肺炎鏈球菌是種化膿細菌,當細菌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往外擠壓,若壓迫到腦幹則會導致死亡。

陳伯彥補充,目前國內皆有提供幼童公費鏈球菌疫苗施打,但肺炎鏈球菌血清型菌株高達90多種,若感染疫苗未涵蓋、侵襲性高的血清型菌株,細菌入侵到血液、脊椎液、腦部等致命性高。

陳伯彥也提醒民衆,每年11月至隔年4月是感染肺炎鏈球菌的高峰期,通常好發於臺灣2至5歲兒童,如民衆發現孩子出現高燒及食慾不佳、活動力降低、意識不清等症狀,應立即帶孩子就醫;同時要記得勤洗手、量體溫、戴口罩、避開人多擁擠區、咳嗽打噴嚏摀口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