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這封陳情信太難忘 龍應臺和李四川爲1事會面感動了

李四川(中時資料照/鄧博仁攝)

「臺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的誕生,原來還有一段難忘的過往!前文化部長龍應臺表示,23年前,一株要面臨開路剷除的老樟樹,而一封市民的陳情信,成了第一粒種子;23年後,她收到陳情人陳之築的追思訃告,也得知那株老樟樹再度面臨開路鏟樹的命運。後來她打電話給老同事—臺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李四川表示,經北市新工處協調後,把那一段馬路變成人行步道,老樹就會保留下來。

龍應臺24日在臉書粉專表示,23年前,因爲一封市民的陳情信,得知一株要面臨開路剷除的老樟樹,她下了決心要用法令來保護城市裡的樹木,那是「臺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的第一粒種子。後來花了3年的工夫,在她卸任前最後一次出席議會,樹保條例三讀通過。

龍應臺說,寫那封陳情信的人就是陳之築,是一位老師。她不曾忘記那封濃墨寫的親筆信,不曾忘記那株好不容易搶救下來的老樟樹。從那封信、那株樹開始,臺北市的老樹、大樹、深藏庶民記憶的任何樹,不再可能輕易被砍倒。

龍應臺表示,23年後的5月20日,收到當年的陳情人陳之築的追思訃告,也得知那株老樟樹再度面臨開路鏟樹的命運。

龍應臺表示,從來不找「在位者」的她,打了電話給老同事—臺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明早十點的航班飛回臺東,你有時間見面嗎?你在哪裡我都可以去找你……」。她在文化部長任內時,李四川是行政院秘書長。很難想像一個專攻工程、滿臉天生寫着「憨」字的人,可以做柔軟又靈活的秘書長工作,協調所有鬼見愁的疑難雜症。但他就是一個真誠又柔軟的人。

龍應臺表示,5月21日,她和李四川早上9點準時在機場的漢堡店碰面。5月24日,萬事繁重的李四川副市長來電,「新工處其實已經協調了,把那一段馬路變成人行步道,老樹就會保留下來。我今天還和他們確認,是定案的。放心吧」。她最後吐一句:之築,好走,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