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出口分析:連續2年下滑 美國進口額跌幅明顯

日前,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的集成電路產量爲3514億塊,同比增長6.9%。繼去年下滑後,集成電路產量再次恢復上漲趨勢,然而集成電路進出口量已連續2年下滑。

進出口金額/數量/單價均下滑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3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數量總額4796億塊,同比下降10.9%;出口數量總額2678億塊,同比下降2%;貿易逆差2117億塊,同比下降20.1%。近5年進口數量總額26421億塊,出口數量13404塊,貿易逆差13016億塊。

從金額看,2023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總額3502億美元,同比下降15.7%;出口金額總額1364億美元,同比下降11.4%;貿易逆差2138億美元,同比下降18.3%。近5年進口總額18539億美元,出口總額6623億美元,貿易逆差11916億美元。

從進出口均價看,2023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出口均價未延續上升趨勢,進出口均價均出現下降,近5年進口均價普遍高於出口均價。2023年,集成電路進口均價爲0.73美元/塊,出口均價0.51美元/塊。

進出口主要國家:美國進口量跌幅最大

從進口看,2023年,中國集成電路主要進口國家或地區有:臺灣、韓國、馬來西亞、日本、越南、美國、菲律賓、泰國、新加坡等。臺灣和韓國是中國重要的海外進口地,其佔據了中國進口市場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排名前十的國家或地區中,僅日本進口額同比增加,其餘全部下滑,下滑比例最大的是美國,同比下降31.8%。

從出口看,2023年,中國集成電路主要出口國家或地區有:香港、臺灣、韓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新加坡、日本、美國、德國等。香港、臺灣和韓國是中國重要的海外出口地,其佔據了中國海外市場超過近70%的市場份額。從單獨國家或地區看,排名前十的國家或地區中,有7個國家或地區出口額同比下降,僅印度、美國、德國上升,其中印度上升比例最大,同比上升34.3%。此外,新加坡出口額下降比例最大,達到42.5%。

進出口細分元器件:存儲器進出口額下滑明顯

根據大陸海關的口逕,集成電路器件包括處理器及控制器、存儲器、放大器、其他集成電路和集成電路零件。其中處理器及控制器進口金額1763億美元,佔比50.3%,同比下降14.1%;存儲器進口金額789億美元,佔比22.5%,同比下降22.1%。

另外,處理器及控制器貿易逆差1263億美元,存儲器貿易逆差231億美元,可以看出中國集成電路對外依賴度非常高,尤其是處理器及控制器方面。

結語

2023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出口數量、金額、單價普遍下滑。臺灣和韓國仍是中國集成電路的主要來源地,受美國對中國高端芯片限制影響,從美國進口集成電路連續2年下滑幅度最大。從進口產品結搆看,自臺灣進口以處理器爲主,韓國則側重於存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