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能源產業鏈的“冰火兩重天”:寧德時代業績“風光”依舊 材料環節顯寒意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文多

隨着上市公司業績預告、快報陸續發佈,投資者已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多數上市公司的2023年業績“心中有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上述公告後發現,處於新能源汽車電池產業鏈上不同環節的企業在2023年“兩極分化”明顯。比如,電池環節企業的總體業績優於材料環節,但保持利潤增長的是寧德時代(SZ300750,股價163.9元,市值7210.03億元)、比亞迪(SZ002594,股價189.27元,市值5509.92億元)等少數龍頭公司。而在正極材料、電解液、負極材料等材料環節,記者看到,不少龍頭公司只是維持了利潤不大幅降低。

頭部電池企業可保持利潤增長

2月29日,瑞浦蘭鈞(HK00666,股價13.18港元,市值300.1億港元)發佈公告,預計公司2023年全年錄得淨虧損18億元至20億元。較早之前,孚能科技(SH688567,股價13.13元,市值160.46億元)披露業績快告,經初步覈算,公司2023年淨利潤虧損17.74億元。

不過,新能源車電池環節的“兩極分化”也較爲明顯。億緯鋰能(SZ300014,股價38.93元,市值796.4億元)預計去年歸母淨利潤約40億元到42億元,同比增長15%到20%。不過,億緯鋰能的2023年扣非淨利潤預計與上一年度相比變動不大(-5%至5%)。國軒高科(SZ002074,股價19.72元,市值352.06億元)預計,去年歸母淨利潤爲8億元到11億元,同比增長157%到253%,扣非淨利潤同比扭虧爲盈。

頭部電池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則更爲優異。寧德時代預計2023年度歸母淨利潤爲425億元至455億元,同比增長38.31%至48.07%。比亞迪預計2023年盈利290億元到310億元,增長74.46%至86.49%。當然,除開電池業務之外,比亞迪還有整車的大塊業務。

即便2023年材料環節產品價格較2022年已經下降,但爲電池企業帶來的利好也並非“雨露均沾”。

“行業競爭激烈,都在拼價格拼成本,龍頭企業的材料採購量大,能以更低的價格向材料企業採購。”真鋰研究創始人、總裁墨柯向記者表示,在鋰價高位時,也有企業高價備貨碳酸鋰,導致存貨計提減值。

總體來看,電池產業鏈環節仍然呈現“龍頭爲王”,頭部企業的業務還能保持利潤增速。

材料企業多業績下滑

相比而言,材料龍頭企業多難抵寒冬侵蝕,利潤數據並不好看。

先看正極材料環節。德方納米(SZ300769,股價42.38元,市值118.34億元)預計2023年歸母淨利潤虧損14億元至16.5億元,2022年同期歸母淨利潤爲23.8億元,業績同比由盈轉虧。德方納米2023年業績虧損的原因之一,是年內原材料庫存產生減值損失。長遠鋰科(SH688779,股價5.98元,市值115.4億元)經初步覈算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3年歸母淨利潤同樣直接轉虧,扣非利潤也虧損1.9億元。

德方納米代表磷酸鐵鋰技術方向,長遠鋰科則代表三元材料技術,這也能窺見正極材料去年業績的整體頹勢。總體來看,正極材料企業業績不好還是受到產品降價、計提部分原料存貨跌價等因素影響。

負極材料企業與正極材料稍微類似:中科電氣(SZ300035,股價8.98元,市值64.95億元)預計2023年淨利潤同比減少超過87%;信德新材的歸母淨利潤預計同比降低超69.8%。

但負極材料龍頭貝特瑞(BJ835185 ,股價19.31元,市值215.6億元)的業績下降幅度比同行要小。據公司經初步覈算的業績快報,貝特瑞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251.19億元,同比下降2.18%,歸母淨利潤16.51億元,同比下降28.5%,扣非後淨利潤15.65億元,同比下降3.44%。

“貝特瑞是負極龍頭,競爭對它有利。(負極材料)主打產品是天然石墨,有礦就能保證利潤。”墨柯分析。

再來看電解液環節,電解液市場與鋰價波動較爲匹配。電解液主要成分是六氟磷酸鋰,後者價格受鋰價影響較大。在鋰價高企的2021年,六氟磷酸鋰價格同樣處於高位。而在2023年,六氟磷酸鋰與碳酸鋰一樣走出下跌趨勢。

多氟多(SZ002407,股價13.37元,市值159.57億元)的業績快報顯示,經初步覈算,公司2023年營收爲119.37億元,同比下降3.41%,歸母淨利潤5.09億元,同比下降73.89%。天賜材料(SZ002709,股價20.34元,市值391.37億元)業績快報顯示,經初步覈算,公司去年營收也同比降低約31%,歸母利潤同比下降約67%。

鋰鹽環節同樣爲材料端,業績狀況與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類似。比如,鋰礦龍頭贛鋒鋰業(SZ002460,股價40.02元,市值807.27億元)預計2023年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79.52%—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