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最具創新力城市榜單:北京、上海衝進top10

當前,身處在這一輪由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工具掀起的科技浪潮中,釐清全球範圍內的城市 AI 創新力水平,有利於討論如何應對 AI 給城市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以及瞭解城市的全球影響力和人才吸引力度。

畢竟,城市是人才、技術和資本的聚集地,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高低,直接影響着人才的流動和科研企業的聚集,而人才和企業的聚集效應又能反哺城市,增加城市的創新力水平。

近日,在中國國際數字和軟件服務交易會(簡稱“數交會”)的“第二屆中國計算機學會東北論壇”上,學術科技情報大數據挖掘與服務系統平臺 AMiner 聯合智譜研究發佈了“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最具創新力城市”榜單,以及《全球人工智能創新力城市500強分析報告》。

據榜單數據顯示,北京、上海成功上榜 top 10 名單,其中北京以 96 分的創新指數躋身第二名,上海則以 87 分位列第八名。美國的灣區和紐約優勢明顯,分列第一名和第三名。

整體上,全球人工智能最具創新力城市 500 強分佈在 57 個國家,美國在全球人工智能最具創新力城市的數量和影響力上均處於領先位置,有 143 個城市入圍 500 強的榜單,占城市量的 28.6%,中國和德國分別有 42 個城市上榜,英國則有 33 個城市入圍。部分上榜國家如下:

另外,在全球人工智能最具創新力城市榜單前 100 強中,美國有 33 個城市入圍,而中國以 19 個城市緊隨其後,分別是:

北京、上海、香港、杭州、深圳、南京、西安、廣州、臺北、武漢、合肥、瀋陽、成都、天津、哈爾濱、長沙、新竹、大連、濟南。

據介紹,團隊通過 AMiner 科技情報大數據平臺,對 2013-2022 年間頂級 AI 領域期刊和會議的所有出版物進行分析,將論文(191237 篇)、學者(286713 位)、機構(5783 個)的地理位置映射到相應的城市,並通過計算機算法計算公式得出城市的論文指數(論文數量和平均被引量)、學者指數(學者數量和平均被引量)、機構指數(機構數量和平均被引量)和國際合作指數,最終根據指標模型,按照權重計算得出城市的創新指數。

圖|全球人工智能最具創新力城市榜單指標模型

北京引領中國人工智能發展

創新指數是反映城市人工智能創新水平的重要指標,其創新城市指標模型包括 4 個一級指標:論文、學者、機構和國際合作。

通過對創新指標分析得出,北京的創新指數排名全球第二,其中論文、學者、機構指數均爲全球第二,國際合作指數超過灣區、位列第一;在國內,北京在論文、學者、機構和國際合作四個維度的得分中均爲第一。

具體而言,從論文指數的得分看,灣區第一,其次是北京和匹茲堡。灣區的論文數量有 10432 篇,論文平均被引量是 201;北京的論文數量有 13211 篇,是美國的 1.27 倍,而論文平均被引量爲 65,約爲美國的 1/3。

從學者指數的得分看,灣區仍居第一,北京第二,兩者得分相差 0.9。北京的學者數量有 15044,是灣區的 1.29 倍;而學者平均被引量是 158,約是灣區的 1/4;排名第三的劍橋,學者指數得分爲 90.36。

從機構指數的得分看,灣區依然第一,其次是北京和紐約。灣區的機構有 140 個,機構平均被引量是 16232;北京的機構有 130 個,與美國相差不多;而機構平均被引量爲 7637,是美國的 47.05%。

從國際合作指數看,北京超過灣區,以 100 分居第一,國際合作次數爲 6127;灣區得分 98.44,國際合作次數爲 3734,約是北京的 61%。香港、上海、杭州、西安和南京也位列全球人工智能國際合作指數排名前 20 城市榜單。

附:2023 年全球人工智能最具創新力城市榜單前 100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