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 義守大學榮獲2金1銅

2022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義守大學以「透過拔罐來評估軟組織順應性的方法」、「多穴位飛梭雷射鍼灸系統」、「換流裝置」等作品奪下2金1銅。(義守大學提供/林雅惠傳真)。

高雄義守大學參加「2022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在約20個國家、460家廠商展出超過1000項創新技術中,由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的「透過拔罐來評估軟組織順應性的方法」、醫學科技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的「多穴位飛梭雷射鍼灸系統」及智慧科技學院電機工程學系「換流裝置」等作品脫穎而出,榮獲2金1銅的好成績。

義守大學表示,獲得金牌的「透過拔罐來評估軟組織順應性的方法」作品,由物治系主任陳建良領軍,攜手醫工系老師馬亞尼與郭士民,及鏈結義守大學同集團的義大癌醫院,三方跨域展現義守大學整合資源、共同合作的成果。

在國內拔罐器非屬醫材,民衆皆可自由購買使用,然而,不適當的介入往往未蒙其利,反受其害,陳建良說,拔罐系統藉由量化偵測拔罐壓力與提起軟組織的高度來評估軟組織的緊繃度,可藉此指標提供適當的壓力,並記錄其數次拔罐後的改善程度,將科學量化注入傳統的民俗療法中,這就是智慧科技與健康醫學相遇的美妙火花。

同樣獲金牌的「多穴位飛梭雷射鍼灸系統」,是由義守大學醫工系老師王智昱、後中醫學系老師郭哲彰,及成大資工系老師藍昆展共同研發,以「AI穴位視覺化」與「二維振鏡快速掃描」等技術,實現了具備「智慧尋穴」、「無接觸式」與「多點鍼灸」等優點的自動化雷射鍼灸儀,該系統解決傳統雷射鍼灸筆手持操作,需接觸病患、耗費人力且無法自動化的問題,爲雷射鍼灸的發展開啓新的里程碑。

獲銅牌的「換流裝置」作品由電機系老師張健軒與學生共同合作,採用耦合電感提高電壓增益,並利用功率開關來控制輸出電壓極性與抑制泄漏電流,可應用於太陽光伏併網供電系統,相較於傳統換流器,其具有高效率、高增益及低泄漏電流之特色。

張健軒指出,電機系學生數理能力較佳,帶領他們實現具有創意、特色的作品並獲獎,可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證明只要肯學、肯做也能成功。參與學生陳奕帆說,再生能源的開發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研發過程實際感受到綠色能源的重要性,這是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