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康健》「城市急救力大調查」 六都組新北奪第1、桃園獲亞軍

2021《康健》「城市急救力大調查」結果出爐,六都組中,新北市奪第1、桃園獲亞軍。(圖/康健雜誌提供)

每件嚴重創傷就代表了一個家庭可能因此破碎,到院前緊急救護與全民的生命福祉休慼相關,而緊急救護網的建置,地方政府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資源投入、人員訓練、派遣流程、跨單位合作等等,都需要相關局處的推動。

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城市緊急醫療救護網絡更顯重要。針對各縣市是否積極建置完整的緊急救護網,《康健雜誌》特別策劃2021「城市急救力大調查」,從「救護資源」、「救護能力」、「救護成果」、「識能教育」等4大面向、17個指標,全面檢視各縣市的「急救力」。成績揭曉,六都組以新北市、桃園市分居冠亞軍,非六都組的1、2名則爲嘉義市和新竹市,臺東縣也緊追在後,拿下第3。

●新北市近半數指標獲得最高分 奪六都組冠軍;急診醫學重鎮桃園市居亞軍

新北市在4大面向都奪下第1,且有8項指標都拿到最高分,包括「每輛救護車配置的救護人力」、「醫療指導醫師數量」、「EMT-P(高級救護技術員)佔比」、「每個消防分隊擁有的EMP-T人數和救護志工數」、「急救教育宣導人次」,這些努力也呼應了救護成果面向的OHCA(到院前心跳停止)存活率和康復出院率都是全國第1。

六都組第2的桃園市本就是急診醫學重鎮,也是全臺最早成立專責救護隊的城市。 4大面向中,識能教育面向與新北同樣拿到最高分,救護能力則位居第2。其中表現最優異的指標是「醫療指導醫師到分隊參與的年平均時數」,表示醫生花費許多心力參與緊急救護運作、提升救護品質;「DA-CPR指導達成率」和「旁觀者CPR執行率」也是六都最高,代表在救護員到現場之前,報案者能透過線上指導執行CPR,提高患者救活率。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提供)

●嘉義市、新竹市拿下1、2名;臺東縣克服先天環境問題奪第3

非六都組的成績,嘉義市在4個面向都拿到最高分,因此奪下冠軍,其次則爲新竹市和臺東縣,兩個城市的總分只差0.2分。

嘉義市各項指標都在水準之上,其中在救護能力面向尤其優秀,包括「中重度急救責任醫院佔比」、「醫療指導醫師到分隊參與的平均時數」、「EMT-P佔比」等3項指標都是非六都第1。救護成果面向的OHCA存活率高達29.6%,不但是非六都最高,甚至也和臺北市一樣好。

非六都第2名是新竹市,整體表現不錯,有4項指標拿下非六都最高分,包括「每個分隊配置的AED數量」、「平均每輛救護車配置的救護人力」、「平均每個分隊擁有的EMT-P人數」、及「中重度急救責任醫院佔比」,展現新竹市在救護人力的專業度和救護設備配置上的重視程度。

最讓人驚訝的是臺東縣,明明幅員廣大、地形狹長、醫院又少,卻能超越多數西部城市拿下非六都第3名。4個面向中,救護成果第2、救護資源和識能教育也分別有3、4名的好成績,其中成果面向的OHCA康復出院率更是打敗其他非六都城市,拿到第1,即便與六都相比,也僅輸給新北市。

當不幸降臨時,到院前緊急救護就是急診室的延伸,如何讓每個縣市的居民都能接受到高品質的救護水準,端看地方政府怎麼做。

●2021《康健》城市急救力大調查總排名【城市急救力調查說明】

針對「救護資源」、「救護能力」、「救護成果」及「識能教育」4大面向,收集中央和各縣市的官方統計數據,共17個指標來進行調查,全面檢測各縣市的城市急救力。

1.官方統計數據由最好排到最差,其中指標分爲正向、負向資料佔比排序。

2.每項指標的排序,用固定組數(5組)算出全距與組距,再將資料分組後給分,最好的給5分,接着依序是4分、3分、2分及1分。

3.4個面向得分計算方式:將每個指標得分進行平均,並轉換爲十分制分數。

總得分計算方式:「救護資源」佔比30%、「救護能力」佔比30%、「救護成果」佔比30%及「識能教育」佔比10%,將4個面向得分相加後,以總分數進行排名。

4.考量各縣市人口規模與資源配置情形,本次調查分六都組、非六都組及離島組,其中離島縣市因先天條件與其他縣市差異大,不計算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