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美大選》美大選辯論別關麥!專家嘆:選民虧大了

爲了避免辯論陷入混亂,美總統大選最後一場辯論相關新規定中,在每位候選人發言2分鐘內,另外一名候選人的麥克風將消音。不過專家認爲,此舉剝奪選民看到候選人真面目的機會。圖爲川普與拜登(美聯社合成圖)。

美國總統大選最後一次辯論將在臺灣時間23日上午9時登場,爲了避免上演前場辯論陷入打斷對方發言、陷入一片混亂的場面,在此次辯論規定中新增規定,每位候選人在2分鐘發言時間內,另一位候選人的麥克風將被消音。不過,喬治城大學教授海斯(Paul S. Hayes)認爲,強制消音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且剝奪人民目睹候選人真面目的機會」。

海斯(Paul S. Hayes)向美媒國家廣播公司(NBC)投書表示,在首場辯論中,7300名選民目睹了川普是如何擾亂辯論主持人與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發言,不僅讓全國陷入一片驚愕、惡評如潮,也讓這場辯論遭評爲「史上最糟總統辯論」。

對此外界批評與要求,跨黨派的「總統辯論委員會」制定新規定,在最後一場總統辯論中,將分成6主題、每一部分各佔15分鐘,在每一片段中,兩位候選人將針對該部分主題發表2分鐘發言,此時另外一方的麥克風將強制消音,直到剩餘間的開放討論部分,纔會將雙方麥克風恢復。

海斯指出,雖然新規看似合理也受歡迎,兩位候選人的聲音不會被打斷,也讓選民更好聽到它們的政見,但事實上恐會適得其反,以如此方式控制候選人的麥克風,其實是否定了在辯論中聽衆與其他參與者的重要性。

海斯進一步指出,辯論的目的是讓選民藉由辯論觀察候選人,在有限度控制媒體的空間之下會有什麼競選習慣,這或許也是觀察候選人在沒有任何干預之下,彼此正面交鋒的唯一機會,「我身爲辯論專家,痛恨看到總統辯論淪爲吵架,但控制川普或其他候選人的麥克風並不是解決方案,『如果某位候選人自認他比規則更重要,那我們就應該讓選民目睹這一幕」。

海斯認爲,如果我們相信選民可以透過辯論分析複雜的健保政策與外交政策,我們也應該相信他們有能力評估哪一位候選人不遵守規則、不顧一切污辱對手;事實上,首場辯論後的民調也證明觀衆的眼光是雪亮的,從社羣媒體的趨勢、焦點團體以及民調都指出拜登勝出,但其中並非拜登的政策特別突出,而是川普糟糕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