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開票分析】黃奎博/檢討「92共識」不能單方面

黃奎博/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外交副教授

對照蔡英文在2016年1月首次贏得總統大選時,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以下簡稱國臺辦)表示,過去8年來,兩岸雙方在堅持「92共識」、「反臺獨」的政治基礎上,維繫臺海穩定,建構了兩岸合作交流機制,未來「將繼續堅持『92共識』,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願意與所有認同兩岸同屬一箇中國政黨團體加強接觸交流,…維護兩岸共同政治基礎,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和平穩定,共創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

針對4個多月後的蔡英文就職演說,國臺辦重申「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在於堅持『92共識』政治基礎。『92共識』明確界定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表明大陸與臺灣同屬一箇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只有確認體現一箇中國原則的政治基礎,兩岸制度化交往才能得以延續…。我們將繼續堅持『92共識』政治基礎,堅決反對『臺獨』,堅定維護一箇中國原則…」。

那時北京當局開的條件就是「92共識」、「反臺獨」、「和平統一」,同時要能體現與維護一中原則(從實踐上看來,「一中各表」是中共不滿意但勉強可接受的變通方式之一)。只要滿足其中任一條件,兩岸對話的大門應該不會被中共關上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昨日晚間召開敗選記者會,表示將請辭黨主席一職。(圖/記者湯興漢攝)

昨天蔡英文再度勝選,國臺辦表示「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行徑,堅決增進臺灣同胞利益福社。…我們願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與臺灣同胞一道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共同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目前看來,北京當局還是堅持「92共識」、「反臺獨」、「和平統一」、一中原則等立場,但蔡英文政府對北京當局的條件一概不予接受,其中自然包括從「92共識」和「一中各表」上撤退。更奇怪的是,蔡政府在此議題上,寧願同意習近平政權對其之定義(兩岸同屬一箇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卻不願接受國民黨李登輝馬英九政府對其之詮釋(兩岸均承認只有一箇中國,但所賦予之涵義各不相同)。

或謂國民黨此次敗選後,應該調整「92共識」的內涵,甚至不要再提「92共識」了,因爲「92共識」是快要20年前的產物了。這些都忽略了史實和現實。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在於蔡英文政府片面否定甚至污名化帶有模糊之美的「92共識」,導致兩岸政治對話與其他官方交流停擺。(圖/記者李毓康攝)

「92共識」之所以有效,主要是它爲臺海兩岸的政府所接受,指的就是海基會海協會在1992年「香港會談」針對「一箇中國」涵義求同存異之後的結論。若要調整「92共識」內涵,但北京當局堅拒不受,那等於是臺灣關起門來自爽;若要放棄「92共識」,那就要找出另外一個至少暫時可行的兩岸交流政治基礎,不然兩岸缺少溝通對話渠道,長期而言不利臺海和平穩定。

「92共識」既是兩岸過去曾接受的政治基礎,而且對我方而言,完全符合憲法架構下的「一箇中(華民)國」,連謝長廷在2000年都拋出過「憲法一中」的說法,2008年他代表民進黨競選總統時則改稱「憲法各表」。所以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在於蔡英文政府片面否定甚至污名化帶有模糊之美的「92共識」,導致兩岸政治對話與其他官方交流停擺。

總之,「92共識」不是不能改動,但若要檢討調整,必須是中共勉強接受的內容,不能只是單方面的改變,不然即使我方尋求社會共識,那也只能對內發揮功效;若要自廢武功,又沒有切實可行的替代方案,那就必須考慮到兩岸長期欠缺政治對話及相互諒解之下的後果

熱門點閱》►【2020開票分析】蔡政府如何走出外交困境

►【2020開票分析】護主權贏顧經濟 兩岸僵局難解►看更多【黃奎博】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