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信用卡...就可測出牆角直不直!專家提醒:驗屋看這些地方

▲民衆在交屋前,若能委託驗屋公司檢驗房屋的結構安全、水電系統、牆面裂縫等問題,可避免日後還得多花修繕費用。(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

文/周靖璞/今週刊

買房對許多人來說是人生重要里程碑,但在付出鉅額資金後,卻因忽視「驗屋」而面臨無盡麻煩。「我是青埔人」社團版主羅姊,多年來致力於推廣消費者買房驗屋的重要觀念,她在《毛利小姐變有房》Podcast節目中,分享第三方驗屋項目流程及小資自行驗屋建議,留意驗屋概念、上網找驗屋清單、準備簡單檢測工具,都有助自行驗屋成功。

最佳驗屋時間 裝修前、交屋時

羅姊開宗明義地指出,買房可能是人生最大一筆花費,現在購屋已有許多合約條款保障,例如:建商有15年結構保固、標準合約中有6個月內漏水負責擔保,但對房屋品質要求見仁見智,並沒有定型化契約保障,因此「驗屋」時機至關重要。

「交屋,就是最好驗屋時機。」羅姊表示,交屋後銀貨兩訖,房子就是屋主的責任,若不事先檢查,一旦開始裝修才發現問題,責任往往就被推給施工方。中古屋因有屋主或租客使用過的痕跡,很多買方會希望能夠「先驗屋,再成交」,但實際上由於中古屋多數仍由前屋主居住,難以在成交前進行完整檢查。相較之下,預售屋的驗屋相對簡單,因建商有保固機制,瑕疵也較容易發現並及時處理。

驗屋公司與建商矛盾  消費者應展現強勢

擔心建商「校長兼撞鐘」驗屋缺乏可信度,許多購屋者會選擇找第三方驗屋公司,羅姊表示,不同公司專業程度與實際作法大同小異,通常都會涵蓋五大項目:牆壁、地板、水電、門窗及天花板。不過她也坦言,部分驗屋公司會過度擴大問題以顯示自身專業,像是將同一面牆的小瑕疵拆分爲多個項目寫進報告中,讓消費者誤以爲問題很嚴重,也引發建商不滿,當建商認爲驗屋公司刻意找麻煩,也會反過來要求驗屋技師出示資格證明,讓雙方陷入對立。

「驗屋目的是讓雙方達成共識,避免後續糾紛,而不是製造矛盾。」羅姊表示,消費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應更加強勢一些,以專業對專業角度看待驗屋過程,要求負責修繕人員解釋到清楚爲止。她也分享一些優質建商做法。例如:某些建商會邀請施工團隊在交屋時向購屋者解說施工細節,甚至一對一回答問題,展現高度責任感。「這樣的透明度不僅提升信任,也減少後續爭議。」

DIY自行驗屋  準備3要點

部份購屋者基於項目單純、預算有限等考量,打算自行驗屋,羅姊提醒三要點:首先一定要對驗屋概念有基本認知;接着可上各大驗屋公司網站下載驗屋清單,依自身房屋狀況挑選在意的點做檢驗;第三,準備簡單檢測工具,例如:水平儀、手電筒和信用卡。水平儀可檢查牆面是否平整,手電筒可凸顯油漆的不平整處,而信用卡則可用於檢查牆角是否直線。

爲避免遺漏任何角落,羅姊也提供驗屋公司檢查順序的小技巧,從進門開始,將手放在牆上沿着牆壁移動,這樣可完整走完整間房屋,系統性地涵蓋所有空間,比隨機檢查更有效率。她表示,透過展現你對專業的有備而來,建商就會尊重並謹慎面對你的要求。

羅姊鼓勵購屋者,無論透過專業驗屋公司,還是自行檢查,驗屋最終目的是讓自己安心入住,即使資金有限,也不要輕忽驗屋的重要性。她也表示,如果有一天建商和消費者可建立互信基礎,自行保障交屋品質,讓消費者不必擔心細節問題,相信可減少不少糾紛。「我們希望終極的驗屋,就是不用驗屋。」

更多今週刊文章65歲退休只存400萬,00878+00919+0056月收3萬可行?老手提這樣搭「避免可能吃本金」小資族能存到5千萬退休金?每個月1張00878,連買9年就夠...就算50歲才存股,也能月領5萬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