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讀財經》航海王回來了!長榮首季每股暴賺逾8元 5月更猛

長榮首季每股賺8.14元,年增2.45倍。(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小編今(15)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長榮受惠紅海危機、歐美經濟復甦等利多,價量齊揚,第一季合併營收886.39億元,年增32.64%,稅後純益173.82億元,季增427.84%(約4.27倍),年增244.70%(約年增2.45倍),每股稅後純益(EPS)爲8.14元,每股淨值暴升至221.61元。三大法人14日爆買長榮近28000張,其中外資掃貨逾2萬張。

由於大陸五一長假後運價、運量飆漲,再加上美國線換約價格大幅調漲的貢獻,長榮5月合併營收將有望往350億元邁進。

【1】受惠紅海危機 長榮首季暴賺

長榮4月合併營收318.14億元、月增約6%、年增約42%,連續三個月營收維持在300億元之上,前四月營收1,204.52億元,年增約35%。由於大陸五一長假後運價、運量飆漲,再加上美國線換約價格大幅調漲的貢獻,長榮5月合併營收將有望往350億元邁進。

【2】亞馬遜掏5.3億元 成世芯-KY股東

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龍頭世芯-KY迎來重磅級股東,全球電商龍頭Amazon(亞馬遜)將斥資5.3億元,以每股2,382元私募價格認購224,537股(約224張),佔世芯股本0.28%,成爲公司第34大股東。

【3】美中貿易戰鬥狠

美國總統拜登14日宣佈,提高一系列中國進口產品關稅,包括電動車、電池、太陽能組件、半導體等七大項產品,價值180億美元。經過兩年多的檢視,美國針對中國關鍵產業的關稅鍘刀終於落下,全球市場則擔憂,美方大動作恐將引發新一輪貿易戰。

【4】鮑爾:首季打通膨缺乏進展

美國4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增0.5%高於預期、年增率2.2%創2023年4月以來最高,顯示第二季開頭通膨依然頑強,爲美國聯準會(Fed)9月是否啓動降息增添變數,Fed主席鮑爾14日表示,儘管美國首季通膨缺乏進一步進展,但仍有信心通膨將回落至接近去年的水平,限制性政策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讓通膨回到2%目標。

【5】AI狂炸不夠賣! 海力士HBM新晶片將提前量產

韓媒《The Elec》引述SK海力士(SK Hynix)高層說法指出,該公司打算在2026年開始量產HBM4E,比原先規劃還提前一年達陣。分析師表示,受到人工智慧(AI)爆炸性需求挹注,帶動高效能記憶體晶片供不應求,預料今年此類晶片供應吃緊情況將延續至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