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滴血檢測疫苗保護力 成大許觀達團隊研發「蛋白晶片」

成大生技系助理教授許觀達帶領團隊研發出「高通量新冠變種病毒蛋白晶片」。(成大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成大生技系助理教授許觀達帶領團隊研發出「高通量新冠變種病毒蛋白晶片」。(成大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成大生技系助理教授許觀達帶領團隊研發出「高通量新冠變種病毒蛋白晶片」。(成大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本土疫情在全臺蔓延,國人普遍認知接種疫苗能提高保護力,但疫苗保護力是否足夠,也是許多人關心的議題;成功大學成大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助理教授許觀達率團隊研發「蛋白晶片」有2種不同應用面,分別爲只需1滴血就可檢測疫苗是否具有可對抗各種變種病毒株的中和抗體以及可檢測分析輕重症患者的免疫特徵,且已取得臺灣專利、美國專利審查中,正與廠商洽談合作技轉。

許觀達指出,現行疫苗是針對原始武漢株設計,對抗變種病毒效果尚不清楚,接種者施打疫苗後反應不一。團隊研發的高通量檢測晶片如指尖大小,可同時分析血液裡對抗新冠變種病毒的「中和效力」與「抗體濃度」,1個多小時就能判讀結果,相較傳統檢測中和抗體方式,用病毒感染細胞實驗,過程相當繁瑣且危險,需要專業技術人員操作。

他說,成大檢測技術可在晶片上模擬各種病毒與受體的結合,具有省樣品、省時間、省金錢與同時分析多種變異株等優勢,簡化實驗流程也能保障操作人員安全。除血液抗體檢測,許觀達團隊也對親和性藥物如蛋白藥物、抗體藥物與小分子藥物發展檢測方法,可全面快速評估親和性藥物對抗變種病毒的能力。

他提到,病毒不斷突變,設計研發上最困難點是要規畫未來可能性與發展性,2020年初疫情爆發,在成大醫院副院長柯文謙,小兒部主治醫師何宗憲(現借調至臺南醫院),將學術研究發展到臨牀實驗上,加上成大師生研究與醫療量能,纔有今日成果的關鍵因子。

許觀達認爲,中和抗體與疫苗關聯性將引起更多關注,檢測變種病毒將成爲趨勢,加上個人化醫療興起,消費者也對自身健康數據的好奇與需求大增,希望未來這項技術應用到更多面向,造福更多民衆。

目前新冠蛋白晶片檢測技術已經通過臺灣專利認證,美國專利也審查中,目前正和廠商討論合作技轉,團隊也同步着手開發「攜帶式掃描儀」,對於小型診所、遠距醫療或居家照護帶來更多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