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檔營收報喜 外資卡位

華航、開發金、臺積電、萬海等15檔年月雙增股,挾帶業績題材,近一週獲外資買盤力挺。圖/本報資料照片

15檔4月營收雙增 外資搶買

上市櫃最新營運成績單揭曉,統計4月營收繳出年增、月增雙成長,且近一週外資法人大舉買超的個股,包括華航(2610)、開發金(2883)、臺積電(2330)、萬海(2615)等,股價有望上演「有績之彈」。

凱基投顧分析,臺股近期重啓漲勢,指數有望向上挑戰新高,上市櫃公司4月營收好壞成爲影響股價表現強弱的關鍵因素。因此,在本波段漲勢結束之前,操作上應優先聚焦有營收利多題材助陣,且法人買盤力挺,多方攻擊訊號強勢的個股。

據統計,華航、開發金、臺積電、萬海、臺新金、誠美材、英業達、健鼎、燿華、富邦金、一詮、信錦、王道銀行、擎亞、臺燿等15檔,4月營收較2023年同期成長,並優於3月表現,挾帶業績題材,近一週涌入外資買盤,買超張數區間落在97,733~6,048張之間。

華航4月營收165.73億元,年增9.19%、月增0.4%,已連三月正成長,且第一季財報表現亮眼,稅後純益一舉回升到30.99億元,衝出單季第五高紀錄,年增幅達137%,EPS 0.51元。

法人認爲,展望第二季,華航夏季班表保持全線密集,貨運部分重點爭攬半導體機臺、電商貨物、消費性電子產品設備、發動機航材等空運主力貨源,並機動調整客貨機運力配置,爭取短期高價包機需求,後續還有暑假出遊旺季題材,吸引外資積極卡位,近一週狂敲近10萬張,10日股價大漲7.09%。

在航運部分,受惠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連四周反彈,大陸五一長假之後,艙位尚未完全返回,導致持續處於滿艙狀態,加上紅海事件未見緩和跡象,有利支撐運價,第二季運價走勢優於預期,萬海4月營收101.08億元,較2023年同期成長24.32%、月增6.39%,展現業績成長動能。

此外,市場傳出一詮高階均熱片成爲輝達B100均熱片供應商,4月營收年增13.75%、月增7.99%,而一詮均熱片營收佔整體近2成,預期2024年第一季過後將開始出貨B100伺服器均熱片,AI商機成爲重要成長動能,未來營運展望逐季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