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期重劃區通了 文心南、建國北車流大解放

臺中市13期重劃區4月30日全面開放通車後,可緩解建國北路、文心南路與三民西路車流,未來將串聯8期、中山醫大商圈與秀泰商圈,促進發展。(臺中市府提供/林欣儀臺中傳真)

日前因抵費地標售價格高而炒得沸沸揚揚的臺中市13期重劃區,被視爲臺中未來10年重要發展區,隨着該區域重劃工程完成,臺中市地政局長吳存金宣佈,13期重劃區已全面開放通車,將可緩解建國北路、文心南路與三民西路車流,未來將串聯8期、中山醫大商圈與秀泰商圈,促進發展。

臺中市府3月首度標售13期重劃區抵費地,其中昌明段106地號以最高價單價99.9萬元標出,脫標價直逼百萬,且該區域其他土地脫標價也分別上看7、80萬元,不但改寫13期重劃區的土地單價新高,也引發諸多討論,讓13期重劃區未開放先轟動。

13期大慶市地重劃區位於臺鐵大慶車站北側、鄰近高鐵新烏日站且有捷運綠線貫通,對內、聯外交通路網便捷。吳存金說,13期重劃區整合標工程去年底完工,已於4月30日開放通車,未來土地點交完成後,將可連結8期重劃區、中山醫大商圈、秀泰商圈與烏日區等,可擴大經濟發展,讓地方經濟再創高峰。

吳存金表示,13期重劃工程採分標施工,各標工程都在完工後陸續開放通車,這次開放的區域是南屯區環中路五段以東、永順路以西、精誠南路以北、黎明路一段以南,這塊區域是13期最後開放的區域,未來將可緩解建國北路、文心南路及三民西路的車流量,降低周邊壅塞情況。

地政局指出,13期重劃區經整體規畫,有完善公共設施及交通路網,最值得一提的是,其區內有創新設計的8座景觀橋樑,每座橋樑都融合在地的文化特色,且施作時兼顧結構安全,將成爲別具特色的重要亮點。

地政局強調,13期重劃區內也規畫具有滯洪、保水、景觀等3大功能的滯洪池,平日可作爲公園、供民衆休憩使用,具有綠美化市容的效益;雨季則可疏導雨水,減少市區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