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女老師自殺,揭露了一個殘酷的真相

日前,多家媒體報道,鄭州管城區建興路小學一名“00後”小學女老師呂某疑似跳樓自殺的帖子引起網絡關注。

據呂某姐姐稱,事發10月26日,家屬被告知妹妹系自殺。家屬稱,今年23歲的呂某於2022年6月大學畢業,2023年8月考入該校任教並擔任班主任,平時性格開朗。

在外人眼中,一位“00後”的女孩畢業後能夠考上教師編制,這應該是一個讓人欣慰的事。尤其是放在當前的社會大環境下,“編制”對普通人的分量可想而知。那爲何會走到了這一步?

從目前的信息看,這裡面顯然存在着不可忽視的隱情。據家屬提供的呂某遺書顯示,呂某稱除教學工作外,應對上級檢查,擬寫材料等課外行政工作壓力大。

遺書中,這樣的“最後的追問”,令人感慨:像進了“牢籠”“喘不過氣來”“真的讓人崩潰每天”“每天提着最後一口氣在工作”……

此外,家人回憶起的一個細節,也佐證了呂某在學校中可能遭遇的教學工作之外的壓力:“我印象比較深的一件事情,是學校安排她寫宣傳稿,一連改了三遍才過關。我不明白,老師的任務不是教書育人嗎,老師們已經很累了,爲什麼要安排一個任課老師一遍遍寫宣傳稿?”

目前當地相關部門已宣佈介入調查此事,事情的最終真相還有待公佈。但結合女孩的遺書和家屬的 反饋看,這位女老師在生前顯然是大概率遇上了“不堪承受之重”。

應該說,她的遭遇,在部分圍觀者看來,可能是沒法真正理解的。比如,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教師有寒暑假,幾乎是最“輕鬆”的職業,讓很多人羨慕。但從現實來看,教師這份職業可能並沒大家所想象的那麼輕鬆。近些年,國家及各地都明確提出要爲中小學老師減負,就是非常直接的說明。

當然,還是有人會說,老師的工作不就是上上課、管管孩子,哪來那麼多的壓力?但其實,如這位女老師所承受的,恰恰是教學工作之外的壓力:應對上級檢查、撰寫學校的宣傳稿件等等。而事實上,減掉這部分與教學無關的工作,正是近幾年爲教師減負的重點。

但是,實際效果卻是嚴重存疑的。比如,前不久就還有媒體報道了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課題組在湖北、湖南、河南、甘肅和貴州等地農村開展專題調研所得出的結果:

中小學教師承擔大量非教學任務,不僅包括教育系統內部的各種檢查、評比,還包括消防安全、防溺水、反詐、普法、動員學生家長打疫苗等任務,其他政府部門的大量創建類工作也藉助學校來完成。

甚至,近年來還出現了一種新的“壓力”——不少老師陷入了各種“擴大化”的不實舉報之中。

如前不久就有媒體報道,有老師因晚三個小時回覆家長信息或者作業佈置得“太少”而被舉報;有老師,入職第二天就被家長舉報沒有經驗、帶不好班……甚至,一位在公立小學教數學的老師一學期就被舉報了十幾次,理由從“開車上班太招搖”“在小孩兒面前吃外賣”“穿的裙子不符合人民教師形象”等不一而足……

在這樣的社會現實之下,教師的工作壓力,顯然是被社會低估了,這個職業真的未必像外人所看起來的那般“光鮮”。

但是,在看到教師壓力的另一面,其實還有一個更大的真相,那就是在當下的教育中,不僅是教師累,而且家長也累,學生則更累。這也是不少網友面對這位女老師的遭遇所發出的共同感慨。

在家長角度,當前社會很多人對於教師壓力無法感同身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認爲自己也承受了太重的負擔。比如,批改作業現在幾乎成了家長的責任;再比如,從幼兒園開始的各種手工作業,也壓在了家長的身上。而這還不包括正常的輔導作業的壓力,以及經濟上的付出。

對於孩子們來說,則當然是更累。這幾天被熱議的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現象就是,“中小學生連上廁所的時間都快沒了”。一則廣受傳播的視頻裡,課間10分鐘期間,7成左右學生不出教室,即便是20分鐘的大課間,校園裡也空空蕩蕩……

很顯然,教師累,家長累,學生更累,這樣一種環環相扣的“累”,不該是教育該有的樣子。它在給無數人制造了不該承受的過重壓力之外,實際也在透支一個社會對於教育的想象力。

所以,面對這位“00後”女教師不堪重負的消息,除了呼籲查明真相,給家屬一個公平的交代,更值得全社會關注的一個問題是:爲何我們的教育會這麼“累”?爲何從教師到家長,再到孩子,都被拖入了一個“不堪重負”的困境之中?

眼下,我們或許不只是需要“救救孩子”,而更是要“救救教育”。